消基會公布地區走私農漁產品與酒類抽測結果一成二不合格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昨日公布農漁產品檢測結果時,建議政府應以開放取代防堵。縣府表示,從小三通實施之初就不斷向中央建言,雖然此次檢測結果並無法判定產品從何而來,但希望中央能正視問題的存在,儘速建立有效管理機制。
消基會昨日公布十一月底在金門消費市場及觀光景點抽檢農漁產品的檢測結果,在三十三件樣品當中,檢出芹菜和包裝茶葉不合格,雖然消基會並未指明不合格樣品的原產地到底是台灣、金門或大陸,但在金門試辦小三通之後,確實有許多未經檢疫、檢驗的大陸走私貨充斥在市場上,安全堪慮,消基會建議,政府應以開放取代防堵,以嚴格把關來確保消費市場上各項貨品品質。
對消基會這項建議,縣府建設局長李增財表示了「樂觀其成」的立場。他建議,從試辦小三通之前就已存在的「小額貿易」,應以「邊境貿易」制度,導禁於管,將之納入合法而有效的管理。
李增財表示,目前市場上充斥的大陸私貨,主要來自非法的灘頭交易,而政府規劃的合法進出口管道,手續繁瑣,又有關稅以及檢疫、檢驗時間太長等問題,基於「市場需求」,才讓這些非法行為留下了生存空間,也形成了防檢疫的漏洞。
此外,交通旅遊局長陳朝金也表示,事實上縣府已不止一次向中央提出這些建言,最近一次行政院長游錫到訪時,該局也在水頭新建的旅客聯合服務大樓向他簡報,提出了縣府對小三通的幾項建言,包括:「輸入金馬之大陸貨品,建議免予課徵關稅、營業稅等稅捐,以消弭非法走私,防杜疫情引入之潛在危機」,「當地消費各項民生物資,免除各項稅賦,俾使地下經濟有效納入管理,確保動植物檢疫之落實執行」。
陳朝金表示,希望這次的檢測結果,能讓中央正視問題,儘速採取行動,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
針對消基會這份報告,監察委員李伸一等人,今(十五)日將針對小三通等問題與海巡署、農委會等相關部會研商,立委吳成典、議長莊良時、縣長李炷烽等人也將前往與會,屆時將重提「免關稅」等建議,希望能獲得中央重視。
記者翁碧蓮/金湖報導
大陸走私貨充斥金門,消基會昨天公佈金門農產品、水產品和酒類的抽測結果,在生鮮蔬果及包裝茶葉當中,有一成二驗出農藥殘留;金門民眾聞之色變,害怕健康受損,同時也擔心嚇跑觀光客沒生意上門,建議中央開放邊境貿易,藉由管制建立制度,將貨品納入管理,嚴格把關確保食用安全。
消費者文教基會接受監察院委託,十一月底在金門的消費市場及觀光景點,購買三大類商品,包括:生鮮禽畜及魚類十四件、生鮮蔬果及茶葉類十六件、米酒類三件。檢測結果發現,生鮮蔬果及包裝茶葉中,有兩件樣品不符合「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的食品衛生標準,分別是芹菜檢出亞滅寧、綠茶檢出大克。
針對消基會這項公佈,金門民眾憂心忡忡,大家害怕長期食用「加料」食品,對健康將構成一大威脅,但令民眾最感到困擾是,巿面上販賣的倉品,外觀難以分辨是大陸非法進口、抑是台灣或本地出產的農產品、水產品,而以大陸走私貨充斥金門來說,事實上,在選購上根本空間很小。
儘管衛生局定期、不定期進行抽驗;甚至是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接受監察院委託進行抽驗,但公布歸公布,不合格食品並沒有因此而在巿場銷聲匿跡,長久以來,深受其害不僅是金門民眾健康,連觀光客也聞之卻步,嚴重影響阻礙金門觀光發展,也因此,金門民眾建議中央開放邊境貿易。
由於金馬小三通定位不明,走私又猖獗,目前的小三通,反而讓地區的防疫缺了個大洞,金門民眾也擔心受怕,期藉由「開放邊境貿易」,管制建立制度,將貨品納入管理,嚴格把關確保貨品品質。至於,有關巿售食品抽驗結果,衛生局均公布該局網站,民眾亦可上網查閱,以作為選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