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來作伙莒光湖畔鐵皮屋內有春天
「打扮著妖嬌模樣,陪人客搖來搖去,::::」下午二點三十分,莒光湖畔的鐵皮屋裡就傳來陣陣輕快的音樂聲。
五十幾歲的阿月,隨著樂音緩緩擺動身子,滿頭白髮的老顏,則跟著節奏打拍子。
阿月在菜市場擺攤,上午賣完菜,回家小睡片刻後,喜歡唱歌的她,便會騎著她口中的「泡泡車」,到浯江老人協會報到。「音響好又擱免錢。」阿月翻著點唱本,滿意的說著,「晚一點還更熱鬧喔!」說罷,又上台唱歌去了。
身為協會理事的顏開盛,有個知名的兒子顏炳洳,卡拉OK音響就是他們幾位理監事的貢獻,「陳情好幾次,找了四個地點,最後才挑中這裡」,談起協會創建時覓地的辛苦,以及現在初具規模的模樣,顏開盛就禁不住得意的笑。
協會會館在九十年九月落成,會館裡,有人捐獻茶葉,有人出資購音響,有人付水電,也有人自告奮勇寫字作畫美化鐵皮屋。這群白髮老人們,終於有了共同的家。
「你唱我唱他唱好,歌聲歌喉歌名亮,大家快樂來歌舞,歌聲好壞免計較。」小屋裡,陳列著會員們充滿童真的詩、畫作品,別有一番趣味。
另一頭,老人們圍成一方,打起撲克牌,東扯西聊的,一天就打發了。偶而會因有人「放砲」而引起小小爭執,但一陣抱怨後,大夥又嘻嘻哈哈玩起下一牌局。遇到年輕生面孔,老人們挪挪老花眼鏡,上下打量後,繼續低頭玩牌。
有人靜靜地盯著電視節目瞧,也有人大剌剌的就在沙發上打盹,打呼聲、電視聲,以及成群的同伴,讓老人們的午後,不會太靜寂。
「有緣大家來作伙,泡茶聊天話家常;說古談今表心意,言對言錯沒關係」,會員寫的大字報,正是此刻老人們的心情。下午四點多,昏睡的后浦城醒了,有的老人遠從金寧開車來,有的騎著車,來自庵前、賢厝一帶,也有三三兩兩閒步而來。
天色轉暗的莒光湖畔,雖然有些微寒,破舊的鐵皮屋內,空氣卻開始暖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