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轉捩點冬至日出時間全年最短

氣候轉捩點冬至日出時間全年最短
「冬至天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昨天(十二月二十二日)是冬至,也是全年日出時間最短的一天。它是晝長夜短與晝短夜長的分野;也是陰氣由盛而衰,陽氣由衰而盛的分野。
宋代的天文家邵雍說冬至為天之半,一陽初動,萬物未生。以現在的話說,冬至是氣候的轉捩點。在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天最短,夜晚最長。過了這一天,白晝就會越來越長,黑夜則會越來越短。
冬至被認為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每年出現在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陰曆則不太一定,大抵不超過十一月。
金門舊俗,在冬至之日,人們是不互相往來慶賀的,但宗親必須在祠堂中舉辦祭祀活動。在這天,家家要舂米為丸(吃湯圓),以示「添歲」。昨天早上,由於雲氣較重,天雖已亮,冬至之日(一陽生)仍無法脫出重圍,七點半時,偶爾才能露出銀白色的臉蛋,但一晃即逝。越近中午,熱力越強,終於還給大地一團晴光普照。到了下午五點十分,又收歛光芒,回歸淡紅色的圓體,然後消逝在西邊的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