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鄉僑返鄉尋根深刻感受族人包容力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沙報導。
點閱率:679
字型大小:

「先知道自己從那裡來,才能到我們要去的地方!」八十七歲的鄉僑周秀華與第五子張德進、第六子張德義回到青嶼尋根。張德進(博士)說,返鄉之旅,讓他變得更有膽量,更想要為張氏增光,也想要把家鄉介紹給自己的後代。

周秀華原本是上海姑娘,在菲律賓馬尼拉與來自金門的張玉璽結為連理。夫妻兩人育有三女六子,同甘共苦,度過經濟窘迫的歲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接了美軍軍需用品的訂單,才逐漸發達起來。

張玉璽十六歲離開金門,英年早逝,再也沒有機會踏上歸途;臨終遺言,要妻兒務必回家看看。

丈夫去世時,九個子女大多只有十來歲,有的不滿十歲。周秀華靠著信仰和毅力,挑起生活的重擔。她在金門的小嬸張黃蔭(丈夫為張文彬)也成了膝下有四男二女的寡母。妯娌二人,相隔萬里,精神上卻彼此扶持。兩家不斷有書信、電話聯繫。

二十五、六年前,周秀華隨著大女兒張寶玉從菲律賓移居美國。一家十口,大半都已移民美國。二十多年前,她曾回到金門;如今,則是因為三女兒寶鑽的鼓舞和安排,攜二子同遊舊地。

周秀華表示,這次回來,覺得臺灣的政治氣氛變化很大。希望大家要好好合作,才能有發展,人們才會有工作,過好的生活。

周秀華教子的原則就是希望他們誠實,不要虛假。第六子張德義是學護理的,時時隨侍在她的身邊。第五子張德進是博士,專長在機械工程、人類學和神學。

母子三人這次返金與張黃蔭、張建文母子團聚,受到青嶼族人無比的歡迎,讓他們印象深刻。張德進一家都是基督徒,他們前天也參加冬至吃頭。他說,尊重祖先,對祖先的欣賞、懷念與耶穌的教義並不衝突;耶穌也要人們孝順父母。

周秀華母子結束三天的尋根之旅,於昨天下午離開金門。這次金門之行,由美國加州到臺北就要坐十六個小時的飛機。張德進感謝上帝,讓母親有健康的身體能夠承受長途旅行的勞累。

他表示,這次回到父親的故鄉,找到自己的根源,被族人用真心包圍,讓自己覺得更有膽量。金門是一個好地方,他會把它介紹給自己的後代,也要更加努力,為家族爭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