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傑出鄉親系列報導之二》黃佛德陳成龍楊忠禮名揚海內外
對早年的金門人而言,人生如戰場,生命中除了飽受戰火的蹂躪摧殘,更得為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而苦惱,也因此許多金門鄉親被迫得離鄉背井遠赴他鄉奮鬥,為家人的溫飽而打拚,歷經了滄桑與艱辛的歲月,其中,在馬來西亞的華僑黃佛德、陳成龍、楊忠禮等三人,成功以雙手苦心經營打造自己事業王國,光宗耀祖,名揚海內外。
配合「建縣九十週年暨世界金門日」活動的舉辦,縣府特別接受各界推薦,選出並將表揚海內外傑出鄉親、熱心公益人士共計三十五人。其中,馬來西亞僑鄉經推薦有黃佛德、陳成龍、楊忠禮等三位德高望重的華僑,他們早年離開故鄉下南洋打拚,在走過漫長的艱辛歲月後,迄今個個事業有成,然而他們對故鄉思念與日俱增,不忘自己是「金門人」,飲水思源。
黃佛德|祖籍金沙鎮英坑村,西元一九三一年出生,新加坡英校肄業,他急公好義、樂善好施,在「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原則下大量捐助古晉市註冊社團,用以造福人群。他夫人拿汀彭玉蓮,溫婉賢淑,待人有方,夫唱婦隨,琴瑟和鳴。至於,他們的子女深受庭訓,學養俱佳,良杰、良毅昆仲躋身商界,聲譽日隆,已晉升年傾一輩商場翹楚,出類拔萃之俊傑。
今年七十三歲的黃佛德對教育事業的支持也是竭盡所能,不遺餘力,而且有口皆碑,蜚聲遐邇。渠曾以一元對一元方式熱烈響應古晉中校董會辦理獨立中學。捐輸巨額經費,促成民族教育的延續統辦。此種奮不顧身,氣壯山河之舉,贏得了全體華裔人士的頌讚。黃氏亦慷慨輸將,獨斥巨資興建古晉中華第一中學和第三中學禮堂,建竣後皆以其先父母之名命之。
黃佛德在砂勞越金門會館於1990年成立,並於1993年發起籌募購置會所基金,慨然捐獻巨款,以致會所迅速購成。對於渠之熱心公益,甚獲鄉親們之景仰。該會聘為唯一之名譽主席。拿督阿瑪黃長年累月貢獻國家,造福社會、功績卓著,名眾望,遂於1965年榮獲砂勞越州長封賜拿督勛銜,1978年再度授勛拿督阿瑪榮銜,實至名歸。
黃佛德廣受以下團體推舉出任要職及贊助人:中華國術體育社名譽社長、古晉中華總商會主席、砂勞越中華商聯會會長、砂勞越各民族聯合商會會長、砂廠商聯合會會長、砂勞越籃球總會會長、古晉籃球總會會長、砂江夏堂黃氏公會主席、古晉象棋公會名譽主席、砂乒乓總會名譽會長、雲南善堂名譽主席、砂勞越德教會紫霞閣名譽閣長、美聲文娛社名譽社長、馬來西亞童年總會(砂分會)副會長、馬來西亞業餘籃球總會副會長、馬來西亞奧林克委員、歷任砂勞越佛教會名譽主席、砂勞越賽馬公會主席、黃氏公會名譽主席、林厚省太極氣功十八式國際聯合會名譽會長等頭銜。
陳成龍|擁有博士學位,現任柔佛州金同廈會館理事長,籌建柔佛州金同廈會館,全部工程款約須美金八十萬元榮獲柔佛州最傑出青年經濟建設獎,獲得鄉親愛戴榮選為會長,即強化會務功能,促進鄉親,同心同德,共謀事業發展,促進福利增進推動年輕鄉親熱誠參加會務,促進第三代鄉親了解,認識金門風土人情。籌組返鄉尋根活動,推動未來經濟發展返鄉參考投資事項。
楊忠禮|現任楊忠禮機構執行董事長,主要學歷華僑中學、中正中學、聖安德烈學校,一手經營自己事業王國包括有楊忠禮機構、楊忠禮洋灰、楊忠禮能源國際、楊忠禮建築公司等事業,而他事業之所以能成功,主要也與他本身所奉行「誠」、「信」兩字有關,即以「誠」待人、以「信」來與商業對象交往,可以無往不利。
楊忠禮認為,中國人在五四運動時高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實際上中國的儒家思想也可以「為用」的。他的孩子雖然都受西方教育,但在成長的過程中,他無時無刻不向子女灌輸儒家思想,包括孝親敬老、兄友弟恭,還有以誠待人,以信處世,身教言教合一,教育子女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