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知名現代詩人洛夫:下次來個詩碉堡

發布日期:
記者: 蔡家蓁/金城報導。
點閱率:529
字型大小:
知名現代詩人洛夫:下次來個詩碉堡

知名現代詩人洛夫:下次來個詩碉堡

當文學與碉堡碰觸在一起,會激盪出什麼火花?答案是「詩碉堡」。知名現代詩人洛夫昨日在參與「文學與碉堡藝術的對話」會中,期許這次碉堡藝術展只是個開頭,希望下次來個「詩碉堡」,用文學的角度來詮釋碉堡的生命力。

為延續「金門碉堡藝術館」繼續在藝文界發燒,縣府昨日特別在社會福利館舉行「文學與碉堡藝術的對話」,由教育局長盧志輝主持,其他與會者還有:文化局長李錫隆、教育局課長許能麗、知名現代詩人洛夫、焦桐、白靈、曾念、陳瓊芳、陳思嫻、顏艾琳,知名漫畫家紅膠囊、畫家詩人吳德亮、天下30雜誌記者馬恆瑞、文化評論人羅秀芝,而地區的藝文界人士,也有陳延宗、陳為學、蔡錦清、王先正、陳添財等人,大家從文學的角度,提出觀察這場現代藝術盛宴的思維。

盧志輝在致詞時表示,碉堡藝術展在國內外引起話題,所以縣府特別安排這場午餐約會,讓地區藝文者與文學大師進行交流;而他也強調金門曾是著名的戰地沙場,但在駐軍退守,戰地的角色逐漸淡化後,閒置的碉堡成為金門珍貴的寶藏,經過李縣長提出的碉堡展概念後,碉堡藝術展於是孕育而生。這項將碉堡改成藝術展場,讓金門成為首開先例的創新者,未來希望可以將這股碉堡文化延續下去。

四十年前曾經在金門當兵的洛夫認為,這次展覽,堪稱是傷痛的回饋,彷彿是現實+記憶,全球沒有一個島像金門,遭受戰爭傷害之深,但卻也因為戰爭而舉世聞名,可以說,如果沒有戰爭就沒有現今深刻點滴,像此次看到,名為「透透氣」的碉堡展,螺旋槳的熟悉身影,讓許多人重回戰爭記憶。洛夫也建議除了碉堡藝術外,下次不妨也來場「詩碉堡」展,用文學的角度重寫碉堡的風情。

焦桐也說,金門是又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對金門的情感很矛盾,曾經在這個地方經歷一次次的夜行軍訓練,在印象中,金門夜間風貌比白天來的深刻,但是在此地他也經歷了兵變的傷痛,或許這些經歷許多作家都跟我一般,但每個人透過文章,可能呈現不同的情感,未來他打算與地區藝文人士合作,修編一本金門的旅遊心情札記,幫忙推銷金門。

白靈則提及,金門許多知名景點,周邊鐵皮屋頂林立,嚴重破壞景觀,要發展觀光,縣府應該要從立法約束這些建築污染做起。

地區的藝文人士對於這項文學對話也提出不少精闢見解,陳為學說,或許可以由宗族或村莊來承接,採用藝術家駐村的方式,讓藝術家更貼近地區的風土民情。此外,金門旅居海內外的鄉親有數百萬人,地區要走觀光產業,就不能與尋根脫節,如果這些鄉親與其後人都抱著回鄉瞧瞧,那麼不愁沒有觀光客。

身兼地區旅遊發展協會總幹事的楊再平無奈的說,地區業者發展觀光內涵不足,所以優質行程無法帶動,他建議縣府可以將碉堡展持續延伸下去,今年推碉堡藝術展,明年則朝向文學碉堡來進行,利用各種傳播方式帶動地區觀光,或許能開啟觀光另一扇窗。

王先正則提出與其他藝術家不同的思維,王先正說金門許多情事都是樂觀、悲觀交集,從戰地政務到族譜修訂,其實許多人的思維差異都很大,更難以斷言是好或壞,現今地區正處於轉變的陣痛期,後續的影響為何,還要再多觀察。

吳德亮也提及對金門碉堡的印象,首次「埋伏」在碉堡附近的荒草中拍攝候鳥,心想總可以拍幾張照片,正要下手時,忽然被荷槍實彈的阿兵哥嚇到,原來是阿兵哥看到他目標過於明顯,所以邀他躲在碉堡中拍攝,這一拍讓他對碉堡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剛聽到碉堡展,印象卻不好,因為當時許多媒體都將焦點鎖定在垠凌情色演出,讓他覺得整項展覽宣傳被誤導了,直到真正欣賞後才徹底改觀。

擅長畫油畫的他也總愛靠油畫來記錄金門的風情,所以他直說,金門是他除了淡水外,畫最多作品的地方,幾乎每次造訪都有不同的風情,百畫不膩,就像每一朝代各有特色,金門在他的心中就像擁有數不清寶藏的地方,如何再做包裝或行銷,值得當局者好好琢磨。

許能麗會中也表示,碉堡藝術展今年只是一個開端,未來還會有不同的創意,發揮的空間將很大,而下次的展覽或許還會有不同性質的呈現,但是在外界一片叫好聲中,原本於農曆年前結束的碉堡藝術展,將可以延續到二月二十八日才下檔,讓更多的鄉親可以一窺風貌。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