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管處細心照料半個月獲救「短耳鴞」重新野放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金寧報導。
點閱率:778
字型大小:

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的一隻「短耳鴞」,在金門因掛網獲救,經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半個多月的悉心照顧後,已恢復健康,昨天下午由金管處副處長林義野和保育研究課人員實施野放,重回大自然的懷抱,再增添保育新佳話。

金管處是在上個月十八日,接獲軍人送來一隻「短耳鴞」,並指出是掛網被發現,保育人員立即展開救傷行動,經仔細清除纏網完畢後檢查,並沒有發現明顯外傷,健康狀況推論因掛網時間較久而有點虛弱,必須留置一段期間調養恢復體力,才能進行野放工作。

金管處指出,「短耳鴞」係屬鴟鴞科,一般俗稱「貓頭鷹」,為政府公告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其習性喜歡於空曠平原草地或農耕地區活動,為地棲性鳥種,大多於夜間活動,偶爾會於白天觀察到,通常單獨行動,主要於草叢地捕食昆蟲及囓齒類等鼠類,因其全身披覆著極柔軟的羽毛、翅寬長而圓,減低飛行時與空氣摩擦的聲音,故飛行時安靜無聲猶如黑夜中的「閃靈殺手」,獵捕獵物於無形。

金管處表示,「短耳鴞」分佈於歐亞大陸,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南遷渡冬,在金門為稀有的冬候鳥。其主要辨識特徵為:一、頭短而圓,黃白色臉盤明顯,圍眼部黝黑,虹膜黃色,眉斑白色且粗。二、耳羽很小不明顯。三、胸、腹部底色為黃白色,有黑褐色縱斑,尾羽末端具寬黑色橫斑。四、嘴黑色,腳及趾密生米黃色羽毛。

這隻掛網獲救的「短耳鴞」,經過金管處保育研究課人員悉心照料後,已恢復元氣,昨天下午並由副處長林義野帶領保育人員,在古寧頭南山田間實施野放,牠振翅高飛,重回大自然的懷抱。

而鳥類資源豐富,為金門冬季特有生態景觀,目前是候鳥過境或棲息金門季節,金管處呼籲民眾好好愛護這些遠道而來至金門渡冬尊客,共同為自然生態保育盡一份心力。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