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展鄉土教育吳啟騰等獻心力
為積極推展鄉土教育,烈中校長吳啟騰結合教師林英生等人,以豐富的專業知識,投入許多時間和精力編撰「金門鄉土自然」及「金門海岸地景資源」兩本書,出版以來,深受學校師生及社會大眾所喜愛,不但對金門美好的生活環境做完整的教育與宣傳,也增進金門民眾及外來遊客認識金門自然景觀、山間丘陵、湖庫溪流、海岸沙灘、風景名勝、動植物等生態環境。
由縣政府委託烈中校長吳啟騰結合楊瑞松、葉鈞培、陳西村、林英生、李根樂、莊西進、蔡發色、黃靜柯、楊懿恒、陳秀竹、陳筱梅等編輯小組重新修訂的「金門鄉土自然」書籍,使能符合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之課程目標,並做為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補充教材,縣府也希望藉此教材之推廣,能喚起大眾重視維護金門自然生態環境之共識,利用各種教育活動及觀光旅遊,引導學生及社會大眾培養愛護大自然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未來的金門不但在經濟上、建設上及觀光事業上能蓬勃發展,並對自然的維護及文化資源與觀光之結合,具有重大之意義。
吳啟騰指出,為迎合社會進步及資訊發達的需要,教育方法須不斷的改變,如此才能適應現代化時代的來臨,因此教育改革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由於升學主義籠罩在社會各個階層,造成了許多不良的後遺症,為培養健全的下一代,應從教育多元化做起,除了學校主題課程以外,必須再配合課程綱要,融合一些生活周遭環境之課程,以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創造與思考的能力。為使該書能具備啟發性之功能,特採取圖多字少之原則編撰,其內容大致分為七大單元:
(一) 金門的自然環境:探討金門島的形成及整體生態環境之變化。
(二) 金門國家公園:由於金門國家公園與台灣其他國家公園不太相同,因此在自然生態的架構也有所不同,且範圍分散在各個不同的角落,所以形成獨具一格之不同特色。
(三) 金門山地丘陵生態巡禮:因為氣候、地形及各種不同條件使然,金門的花木採多樣性之培植,因應各種不同之土壤性質來發揮美化綠化環境之功能。
(四) 海岸、溪流、湖庫、濕地之生態景觀:由於金門是由花崗片麻岩構成,經常年風化、沖積成各種不同的生態環境,故造成各種低地、出海口及溪流、湖泊及岸邊之不同生態景觀,如,鳥類、紅樹林、招潮蟹、水獺是大家耳熟能詳之生物。
(五) 金門的生物世界,金門的動植物種類非常多,若要全部認識是不可能的,因此該單元特別針對比較特有的動植物加以介紹,並藉由該單元,拋磚引玉的來激發學生及一般民眾探討金門動植物的興趣,以增進大家對金門生態環境之認識。
(六) 自然環境之教育和保育:人類無形的破壞,造成大自然生存之危機,必須提醒人類之環保意識,以及政府和民間團體,推行環境教育政策與措施之宣導,且金門是未來兩岸三通之轉淚點,若沒有好好的規劃管制,將對整個生態環境造成莫大的傷害。該單元將警惕人們對過度開發所造成的不良後果應予以正視與防制。
(七) 金門未來的遠景|海上公園:金門的天然條件優異,樹林、綠地、花草遍野,若能多加規劃與整理,積極推動鄉土戶外教學,將成為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尤其未來整體建設之規劃,若能結合國家公園,共同規劃出美好的遠景,使金門成為美麗的海上公園。
吳啟騰表示,該書籍旨在提供老師與家長一套完整的鄉土自然教材,利用各種閒暇時間,啟發孩子純潔善良之心靈,使能認識鄉土、愛護自然、發揮教育功能。
他指出,該書也可提供孩子自行閱讀,或親子共同研讀,參考該書編製學習單,指導孩子做研究報告,甚至帶著孩子親訪大自然,讓孩子從中獲得真知,培養感情,使其熱愛家鄉,保護環境,並成為一個現代化之國際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