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新鼠海豚擱淺死亡金管處邀專家解剖將製成生態教材標本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金寧報導。
點閱率:358

金城鎮舊同安渡頭沙灘去年底被發現的一隻擱淺死去的黑色「露脊鼠海豚」,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昨日邀請中華鯨豚協會獸醫師抵金解剖,以了解死因。金管處並決定要將其製作為骨骼標本,以做為生態教育教材。

這隻保育類的鯨豚,是在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在金城鎮南門舊同安渡頭海灘被發現,當時已經氣絕身亡,外表僅有小割痕,無明顯致命外傷,並由金管處保育人員運回加以冰存。

中華鯨豚協會獸醫師李佳珊、台灣大學鯨豚研究室研究生顧芳祺兩人,昨日應金管處邀請於上午十一時許趕抵金門,即前往中山林進行露脊鼠海豚的解剖研究。

李佳珊指出,露脊鼠海豚(FINLESS PORPOISE),又稱新鼠海豚,中國大陸名為江豚,屬於鼠海豚科,為體型較小的鯨豚類,成豚體長約一點二至一點九公尺,體重約卅到四十五公斤,一般出現的區域為印度洋與西太平洋沿岸水域,在河海交會處較易觀察到,屬於近海型鯨豚,離海岸線五公里外就很罕見,在台灣附近海域經常發現,通常以單獨或小群隊出現。

而在金門擱淺死亡的這隻海豚,長度約有一點三公尺,已經是成豚,對於外傳死因是南亞發生海嘯,一路逃命累死,獸醫師李佳珊表示,海嘯發生在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海豚擱淺在金門為二十八日,從時間推論死亡與海嘯不致有關,必須採樣研究才能推斷死因。

由於澎湖在元旦曾發現一隻露脊鼠海豚擱淺死亡,李佳珊等人一月六日才前往解剖,昨天為金門死豚執刀時,澎湖又傳出同樣露脊鼠海豚擱淺死亡不幸,她們研判可能是季節變化,日前低溫所引起。

金管處也表示,到金門出差的中華鯨豚協會另一位獸醫師祁偉廉,昨下午也了解海豚解剖情形,經研究後,決定將露脊鼠海豚遺體製作為骨骼標本,預計半年後即可完成陳展,做為生態教育之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