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傳統美食輕鬆作金門道地年菜上桌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金城報導。
點閱率:415

年關將屆,又是國人團圓圍爐的日子,金門社區大學服務促進社與婦聯青溪金寧支分會共同舉辦「傳統美食輕鬆作、金門年菜DIY」活動,由社大學員與婦聯姐妹示範烹煮道地的金門風味年菜,金門社區大學講師許玉昭也逐一介紹金門年菜的作法與習俗,吸引多位外籍新娘前往觀摩學習。

這項由金門社區大學服務促進社結合婦聯青溪金寧支分會辦理的「傳統美食輕鬆作、金門年菜DIY」活動,昨日上午假華僑之家舉行,金門縣議員兼社區大學講師許玉昭、婦聯青溪金寧支分會主任委員陳淑珍、總幹事林麗寶、婦聯姐妹,及社區大學學員多人到場參與,示範烹煮道地的金門風味年菜,教導地區婦女輕鬆作金門年菜,讓家人更感受到農曆年節的氣氛。

一年中最熱鬧、最隆重的傳統日子要屬過年了,在年節期間又以除夕當天最被為重視,因為除夕就是大年夜,一家人必須團圓圍爐,豐豐盛盛的吃喝。因此,除夕夜晚上祭過祖先之後,就擺好桌椅端上佳餚,全家圍坐一起,開始吃一年一度象徵團圓和諧的「年夜飯」。所以全國不分地域,不分貧富,都是一樣的重視年夜飯,年夜飯都是非常豐富,而年菜的種類很多,大多取有諧音的吉祥命名,討個好彩頭。如年糕代表「年年高昇」;蘿蔔代表「好彩頭」。

近年來由於生活型態的變遷和家庭結構的改變以及女性就業率的增加等因素,使得民眾對於時間價值觀有很大的改變,不願花太多的時間在三餐的準備上。但準備年菜,從採買到上桌所需時間卻是冗長的,且有些上班族於除夕當天還是必須上班,更少有時間準備年菜。

再過不久即是農曆新年,在仍擁有過年的傳統習俗的金門地區,每到春節來臨,每一位媽媽為了煮上一桌美食應景,以滿足全家大小的嘴,有的駕輕就熟、有的手忙腳亂,昨日,金門社區大學服務促進社與婦聯青溪金寧支分會辦理健康年菜自己動手做,十二道色香味俱全、香噴噴年菜輕鬆做,省時又經濟,這樣一桌豐盛的年菜做給家人吃,既輕濟又實惠,同時也配合農曆春節辦理傳統美食輕鬆作,每道年菜皆象徵吉利、年年有餘、順心如意,也提供了有媽媽的味道,特別饒富年味。

許玉昭指出,農曆新年對國人而言非常重要,如何讓年夜飯吃得健康又美味,體重與健康零負擔,年菜設計與烹調顯得極為重要。金門社區大學的金門年菜DIY正提供了有媽媽的味道,讓今年的春節十足的圓滿。他與社大學員及婦聯姐妹特別介紹十二道金門年菜的作法,並於現場指導示範說明,其中「豆渣圓」這道菜在金門東半島過年還有推出,在現場指導作法,也讓大家深感獲益良多。來自安徽合肥的大陸新娘及福建漳州新娘、越南阮氏鴛、印尼詹妙琴也發表他們家鄉過年年菜的習俗,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這項活動推出的十二道年菜輕鬆做,製作特別強調配合金門習俗祭拜祖先與經濟考量,包括有五福臨門(五福拼盤)、歡喜迎新年(蒜茸蒸蝦)、年節喜團圓(豆渣圓+冬菜、芋角、雞湯)、吉慶有餘(糖醋鮮魚)、家家平安(炸雞)、團圓好彩頭(貢丸蘿蔔湯+好彩頭)、吉利慶豐年(富貴夾豐肉)、四季平安(素炒四季豆)、圍爐團圓(酸白菜黃魚火鍋湯)、長壽年年(長壽菜+蒸芋頭|子孫綿延、整年平安)、迎新納采(紅棗木耳蓮子甜湯|吃紅棗、年年好)、大吉大利大發財(金門發粿+桔子)。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