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含致癌物?民眾憂心陳天順:十年來僅一、二人罹患膀胱癌
金門飲用水致癌?!環保署抽檢全國飲用水,結果驗出金門的水中含有致癌物質「總三鹵甲烷」,飲用後罹患膀胱癌的比率是一般人的三倍,引起民眾憂心忡忡,不過,據縣衛生局長陳天順指出,金門人罹患膀胱癌比率相當低,近十年內才有一、二人,不似肺癌、肝癌等癌症罹患比例高。
針對環保署抽檢全國飲用水,結果金門水質「總三鹵甲烷」含量最高,這種有機物和消毒用氯混合的物質,喝久了容易罹患膀胱癌,比率是一般人的三倍,這個結果經電子媒體大肆報導之後,一下子金門人都可能成為罹患膀胱癌高危險群,甚至,過去可能已經有為數不少的金門人因罹患膀胱癌而喪失生命,各種說法及聯想滿天飛。
事實上,據縣衛生局長陳天順指出,金門人罹患癌症以肝癌、肺癌、食道癌等等居最高,膀胱癌在金門發生率相當低,近十年癌症死因中,平均十年內才有一、二人,也從未擠入金門地區十大死因排行榜內,所以,金門人真正要擔心恐慌是肺癌、肝癌等罹患率高的癌症,膀胱癌還不是最令人恐慌。
陳天順說,膀胱癌危險因素,以染料化工工廠工人得癌比率最高、也與血絲蟲感染、抽煙、放射線照射及不正常的胰化胺基酸代謝等有關,膀胱癌有時在一開始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其與泌尿系統感染症狀相似,因此若發現有任何血尿等異樣應及早就醫進一步檢查。
陳天順也說,百分之九十的患者會有無痛性血尿的現象,隨著出血量多寡不同,尿的顏色會呈現紅褐色的變化。排尿時會感到疼痛、頻尿或常感到便意,則是另一需要提高警覺的警訊。25%的病人會頻尿、急尿、容易局部發炎腫痛,有時會兩腳腫痛等現象。
陳天順強調,膀胱癌的預後與腫瘤侵犯的分期有相當大的關連,早期的患者是經由簡單的經尿道腫瘤切除後,即有30%不再復發;其他的患者經由仔細的追蹤檢查治療後,其成效也非常好。年滿四十歲以上最好每年接受一次尿液檢查及尿液細胞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