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成功撫育出金剛鸚鵡吳益舫養鳥玩出心得
念國中時吳益舫從一對鸚鵡開始養起,漸漸養到有心得與樂趣,其養鳥場現飼養有非洲灰鸚鵡、金剛鸚鵡及小鸚鵡達二百隻。經長期的觀察累積了不少的養鳥心得,於去年突破技術瓶頸經由人工孵育方法,成功撫育出四隻幼雛金剛鸚鵡準備銷售台灣,這項人工孵育技術是非常艱困,訊息傳出後受到台灣各地鳥友注意與讚賞。
現服務於台電公司金門區營業處,家住金城鎮的吳益舫,念國中時爸爸吳光佑從台灣買回一對鸚鵡開始養起,閒暇時會去看看牠們逗趣的模樣,也不忘拿一些鳥兒們愛吃的東西引誘牠們,漸漸養到有心得與樂趣。最後看鳥兒生蛋成長的過程,想到又有一窩小小的鳥兒出生,激起他對他們的小小天地的興趣,也能因此忘了一天的勞累呢!
吳益舫表示,養鳥是樂事,可使環境得到美化,又能怡情養性,這些年來已把養鳥當作日常生活工作一部份,每天下班和假日時間都陪伴鸚鵡與照顧,看到鳥兒和主人親近的可愛模樣,真是教人不愛牠也難。經長期的觀察,也累積了不少的養鳥心得,也因為愛牠們,所以會想辦法為牠們解決問題。並常跟幾位鳥友聊聊當初踏進這個領域的甘苦談,或是以鸚鵡當成生活的一部分與鳥友們交換養鳥經驗,等到有經濟能力時,每年逐漸自台灣購買一對非洲灰鸚鵡、亞馬遜鸚鵡或金剛鸚鵡回家飼養,現飼養有金剛鸚鵡三對、非洲灰鸚鵡、亞馬遜鸚鵡及小鸚鵡等約二百隻。而中大型鸚鵡有別於小型鸚哥,就是牠的體型較大。例如非洲灰鸚鵡,體長就約33公分;亞馬遜鸚鵡,因著種類的不同,也有30-40公分左右;其中金剛鸚鵡更長達85-90公分,堪稱鸚鵡中的王者。
吳益舫指出養鳥除了鳥種的選擇、馴服的程度,以及噪音等的考慮因素之外,也該想想事後的管理與照顧問題,就像買車一樣,不是只有買了就沒事了,車子也是需要清洗、保養、加油等,養中大型鸚鵡的道理也是相同,飼主每天一定要花些許時間在愛鳥身上,這包括每天清理鳥舍、換水、添加飼料、補充營養品與副食品、撥出時間與鳥玩耍、相處、教說話、還有一週一次的淋浴等等:::這些都是必要且馬虎不得的工作。每天換水與餵食物,均需花很多時間陪伴鸚鵡。
吳益舫說,金剛鸚鵡一次只能孵化一隻,為了用人工孵出更多隻金剛鸚鵡幼雛,吳益舫購買一台孵蛋機煞費苦心研究,明明知道人工育雛所需要的溫度、空間、溼度、通風等條件,剛開始就是孵不出來,好像沒有辦法照著書養。後來經過觀察、思索及「溫故知新」,才想到不能讓鳥蛋保持恆溫,必須適時地讓蛋涼快一下,偶爾還得將蛋翻轉一下,於去年突破技術瓶頸成功撫育出四隻幼雛金剛鸚鵡,經細心照顧後準備銷售台灣,這項人工孵育技術是非常艱困,訊息傳出後受到台灣各地鳥友注意與讚賞。
吳益舫對於地區檢疫問題也提出建議,希望防檢局檢疫單位對於預防禽流感實施檢疫措施,鳥兒和養雞場家禽飼養環境截然不同,對於養鳥戶檢疫期間可放寬為六個月實施一次檢疫措施,也希望在法令上對於養鳥能有明確法條規定,讓養鳥戶申請辦理「養殖場」場地或各項補助時不會有所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