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水資源李縣長:需徹底解決
針對金門水質不佳問題,縣長李炷烽昨日表示,既然榮湖天然條件欠佳,就不該「打腫臉充胖子」,應儘速檢討解除水源區的劃定,並開放一般遊憩使用;李炷烽也對興建第二座海淡廠表示反對,強調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縣長李炷烽是在昨日主持三月份第一次擴大主管會報時,針對榮湖去年六月被檢出水中「總三鹵甲烷」含量過高問題做出了以上表示。李炷烽說,相信水廠及同仁都相當努力執行各項水資源開發及水質改善方案,但這些方法是否能徹底解決問題?還是得從根本上重新檢討,不能陷入舊思維的窠臼。
李炷烽說,榮湖周邊緊鄰生活區與農業區,本來就不適合做為水源區,金門水資源的問題更需要徹底解決,中央所謂「民國一百年以前金門水、電供應無虞」的說法,與金門發展現況並不相符,他要求水廠及有關部門應針對問題充分向水利署表達意見。榮湖如果確實不適合當水源區,就應儘速解除「水源區」劃定,回歸灌溉及一般遊憩使用,開發各項水上活動。
李炷烽並表示,水的問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前中央說要五年改善計畫投入十六億,實際執行了十億,現在又有「十大建設」,說要投入十一億,未來即便再有十六年計畫,投入了二十億,金門的水恐怕還是如此。
對水利署打算投資興建的第二座海水淡化廠,李炷烽也表達了反對意見,他說,第一座海淡廠到現在都還無法順利運轉,怎能再隨意投資第二廠?與其病急亂投醫,中央應該將這筆經費交給地方政府,由縣議會來決定該如何有效運用,否則這些得來不易的資源,只要錯用一分,其他地方將相對減少一分。
李炷烽強調,中央不瞭解地方,我們不能將錯就錯,必須擺脫過去唯命是從的思維,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審慎思考地方發展需求,針對如何徹底解決水資源開發問題向中央據理力爭。他並指出,新閣揆剛上任,或許能有新視野,總統陳水扁也正朝中間路線調整,要求縣府團隊把握時機,重新檢討政策方向,讓投資產生效益,讓中央的資源獲得充分而合理的運用。
建設局長李增財、財政局長林德恭則表示,自來水供應屬中央權責,應儘速協調中央收歸「國營」。水廠廠長翁自保除針對連日來的因應提出報告之外,也建議趁著山外溪整治,增設截流管線,將污水導引至白龍潭,流入大海;自來水老舊管線汰換,碰上新道路三年內不准開挖的規定,翁自保也建議專案開放,以提升供水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