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災害防救專家建議應加強橫直向整合聯繫

地區災害防救專家建議應加強橫直向整合聯繫
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昨抵金展開「九十四年度金門縣政府災害防救工作訪評」,並於縣消防局舉行工作研討會議。消防署副署長柯欽郎表示,地區災害防救方面應根據會中各專家、學者建議,加強橫向、直向的整合聯繫,建立服務網絡以備不時之需。
消防署副署長柯欽郎昨率同國科中心執行秘書何興亞、行政院災防會組長周國祥、社會司科長李臨鳳、營建署科長李建賢、水利署工程司曾崇本等人抵金,展開九十四年度金門縣政府災害防救工作訪評。並於縣消防局禮堂舉行工作研討會。會中首先由消防局就九十四年度各項災害防救業務提出簡報,訪評小組以及部會單位代表也就查閱資料及簡報中各項災害防救工作提出意見,縣府參議許 寬以及各局課室等相關單位代表均出席參加。
根據會中資料指出,災害防救法的精神在於整合政府及民間的各項人力與資源,從災害預防、災害管理、災害搶救到復原重建等方面,環環相扣,建立一套完整防救災的動員機制。而自八十九年七月十九日災害防救法公佈實施以來,中央主管機關及各縣、市政府均十分重視相關災害防救機制的推動。與其相關之各項方案及議題也在不斷持續修訂與進行。縣府目前也已訂定有「金門縣地區災害防救計畫」。
然而因為該計劃所列之權責機關(單位)之中,或因人力不足,或因未能體察災害防救法的精神,以致於地區對重大天然災害及人為災害的相關機制尚有待強化。
因此,希望能於九十五年度爭取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之「協助直轄市、縣(市)政府強化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三年中程計畫」案,以健全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之修正制度、提升人力素質及精進防救災技術之應用。
另外,消防局也針對九十三年訪評結果及建議事項,縣府目前辦理情形提出說明,內容包括:
1、配合組織編制修正,修訂各項災害權責分工,加強實際運作與管制考核的落實。
2、針對風災、水災、海上救難等地區常見之災害,落實救災人員訓練工作。
3、編組震災後危險建築物緊急鑑定人員及區域,並結合金門縣動員管理組實施物力調查工作,落實救災資源資料更新。
4、訂定道路、路燈、公園等公共設施災害緊急應變計畫,於汛期前加強巡查、先期修護並完成購置相關備品事宜 。
5、規劃與縣內較具規模之商店簽訂民生救濟物資開口合約,俾於必要時提供所需救災物資。
6、強化災害應變中心之災情傳遞機制,並著手規劃相關防救災資料庫及網站建置案。
在經由消防局簡報說明後,與會各專家、學者及行政院各部會代表也提出建議。台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陳水龍指出,之前大洋營區彈葯庫爆炸事件,國防部和縣府間的配合有待加強,縣府在所屬機關在直向的災害防救連繫上有一套系統但是在橫向的與軍方、國家公園等單位間的配合應多多加強。
建國技術學院主任黃清和也表示,除了縣府所屬機關以及各單位直向、橫向的合作外,縣府應將民間團體的力量納入其中,以建構全面性的災防網絡。
社會司科長李臨鳳也提及,民間團體資源的分工若在災害未發生前就能有妥善的分配,相關單位在災害發生時即能即時發揮各項調度。此外,相關單位若設立災民收容所,負責人應保持內部清潔,並提高人性化的管理,當災害發生時才能適時協助民眾。而不是像台灣在某些災害發生時民眾寧可居回到災區家中居住也不願至髒亂不堪的收容所。
此外,也有單位提及,縣府各項災害防救成果資料應做好建檔、保存工作,以利往後各項業務推行參考。
昨日另有國科中心博士吳子修、何 明、徐百輝、助理賴幸玫、張歆儀、大漢技術學院教授宋佩瑄、金門技術學院教授林世強、林國輝、水保局技正吳清民、原能會科長台俊傑、技士周宗源等抵金參與訪評研討會議。
經過約三個小時的研討,消防署副署長柯欽郎表示,金門地區雖然不大,但是各項災害防救措施也要做好,才能在災害發生時將傷害減至最低。他也說,縣府在地區災害防救方面應根據會中各專家、學者建議,加強橫向、直向的整合聯繫,建立服務網絡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