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菸害衛生局下鄉展開衛教宣導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發現,國內十三至十五歲青少年吸菸率為百分之五,遠低於全球的百分之十四點三,但仍有近半不吸菸青少年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下,健康飽受威脅。又台灣嚼檳榔與口腔癌息息相關,令人震驚的是國人口腔癌病例中近百分之九十有嚼檳榔,男性十大癌症死因當中口腔癌高居第五位。
金門縣衛生局有鑑於此,經自四月九日起展開巡迴各鄉鎮辦理菸害暨檳榔危害防制衛教宣導活動,局長陳天順希望能透過此宣導,鼓勵民眾營造無菸害家庭為目的,進而達到無菸社區的終極目標,並呼籲紅唇族民眾及早戒除嚼食檳榔的習慣。
陳天順指出,臺灣地區的十大死因分析統計中,惡性腫瘤一直蟬聯榜首。近年來死於肺癌的人數有增加的趨勢,而吸菸者正是肺癌的高危險群。吸菸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等疾病。而二手菸乃是燃燒香菸、菸斗及雪茄末端所釋放出來的菸及由吸菸者肺部所排出之菸的混合物。這種菸的混合物包含四千種以上的物質,其中有超過四十種是已知會在人類及動物身上引起癌症的物質。同時,在這些物質中有許多為強烈刺激物。
陳天順強調,吸菸對身體的影響是慢性的破壞,所以往往讓人忽略了它的嚴重性。而吸菸會減低身體的抵抗能力,且吸菸會使人有口臭的現象。另外,吸菸者容易感到疲倦、勞累、喘氣及腳部酸痛。而出現性無能的機會比非吸菸者高出二十五倍。陳天順並指出,每天抽十支菸以上將提高發炎患病率一倍。每天一包菸,將提高關節炎患病率百分之五十。因此,不要在孩童周圍抽菸,因為他們的肺對於菸是非常敏感脆弱的。而避免在家中吸菸,就能避免家人會因暴露在二手菸中而得到肺癌,且菸會在空氣中停滯,在你不吸菸時,家人仍可能會吸入二手菸。而在狹小、密閉的空間內,其他人會吸入大量二手菸,所以請不要在密閉的空間場所吸菸。
陳天順並強調,吸菸不但造成自己健康上的隱憂,同時也給周遭的人們帶來健康甚至財產上的危害。因此,能不抽菸是最好。
陳天順並指出,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自民國八十一年以後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節節上升超過了鼻咽癌,已成為國人頭頸部癌症的第一位。由於口腔癌罹病平均年齡下降,而且每年發現的新病例及死亡人數都已超過千人。在各種癌症當中,口腔癌及皮膚癌是最容易也最可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獲得痊癒的。陳天順並指出,所謂的口腔癌,即口腔包括唇、頰膜、下牙槽脊、上牙槽脊、臼齒後三角區、口腔底、硬顎及舌前三分之二。一旦上述區域內的細胞發生了不正常的分裂成長,侵犯到周圍正常的組織,甚至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影響個體正常功能進而危及病患生命,稱之為「口腔癌」。
陳天順強調,根據學者們的研究,口腔組織細胞受到外界物質的刺激,細胞經過多步驟癌化作用而形成癌症。這些外界物質很多,其中以嚼食檳榔、抽煙及喝酒等三項危險因子為大部份學者所接受。而台灣口腔癌患者中,八成以上有嚼食檳榔的習慣。除檳榔外,菸酒亦與口腔癌有密切關係。如果同時有嚼檳榔、吸菸及飲酒等習慣者,則得到口腔癌之危險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