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旅星書法家薛振傳一償返鄉辦個展夙願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專訪報導。
點閱率:680

在金門出生、長大,七歲即遷居新加坡的書法家薛振傳,在移居新加坡半世紀後,即將在金門縣文化局舉辦返鄉首次個展,一償多年來的夙願。薛振傳除了將藉展出和家鄉藝術界進行交流,以吸取養份、充實自己,並和薛氏宗親會商議在珠山村成立「薛振傳書法藝術館」,期以提供作品典藏和展示,推廣家鄉書法藝術教育。

現年五十七歲的薛振傳,目前是新加坡公民。一九四七年(民國三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他出生於金門安岐村。七歲時,於一九五五年(民國四十四年)夏季和媽媽、大姊移居新加坡,和在當地工作的父親會合。

薛振傳於一九六○年就讀於端蒙中學,在金石書畫家陳景昭校長的倡導下,校園的學習書法風氣大盛,為新加坡書法界栽培不少接班人。薛振傳也就在當時,打穩了顏、柳楷書的基礎。高中時,薛振傳轉到華僑中學就讀,這是一所在書法和繪畫藝術方面,皆提供了全面性和多樣化的學習環境的學校。當時南洋第一代畫家之一的陳文希博士任繪畫導師,學習書法和繪畫藝術的氣氛非常濃厚。薛振傳在高中的兩年,參加了全校的大、小楷比賽,共榮獲了四個冠軍,當時他只不過是個二十歲的青年。

南洋大學地理系榮譽學位班畢業後,薛振傳轉入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與繪測學院繼續深造,考獲城市規劃學碩士學位。過後,他從事城市規劃、繪測與房地產開發投資等相關工作達三十年,見證了新加坡自獨立建國以來從一個彈丸小島發展成為世界級的國際大都會。一九八九年,薛振傳獲得新加坡城市規劃師公會頒發高級會員證。該會至今約有二十位會員獲得此項榮譽。他們都是服務於建屋發展局、規劃局、市區重建局,以及國立大學等教授級的資深城市規劃師。

薛振傳善用業餘時間,追尋中國藝術的樂趣。他視此愛好為人生的一大樂事和享受,並藉以化解因現代化社會緊張生活所帶來的壓力。漸漸地,他喜歡上了行草書體的浪漫自由的表現形式,以及其賦有奔放豪邁的時代意識。他對歷代行、草書體的代表人物如二王、懷素、祝允、米芾、徐渭、傅山、王鋒,以及當代草聖林散之等書法大師的作品,都極認真的學習。經過多年來的摸索,薛振傳的書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崇尚傳統、功力深厚、下筆沉穩、筆力雄厚;線條有音樂的韻律感、波勢活潑、用墨枯潤相間、結字靈動灑脫。

一九九五年二月五日,薛振傳應新加坡共和國總理吳作棟的邀請,出席於總統府舉行的新春園遊會並現場揮毫,參加書法義賣工作。一九九六年一月十九日,印上十二生肖之首「鼠」字的地鐵車資紀念卡在新加坡的金融商業中心(萊佛士坊)推出供公眾人士購買珍藏,一時出現人潮排隊爭購的盛況。這張地鐵車資紀念卡上的「鼠」字,便是薛振傳的力作。一九九八年五月,薛振傳出版了「薛振傳書法集」,他把多年來對中國藝術的愛好和努力作個紀錄,也是他五十歲的紀念。當時得到已故新加坡國寶潘受博士的讚賞,並特為該書法集題簽。國內外書法界前輩包括戶口功、沙曼翁和北京大學的陳玉龍教授都給予好評。

薛振傳畢業於新加坡端蒙中學和華僑中學,係南洋大學文學院地理系榮譽文學士、新加坡國立大學繪測與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學碩士,曾任勞工部和國家發展部要職。目前是一家房地產的總經理,新加坡城市規劃師公會高級會員並曾榮任該會義務秘書和財政,新加坡中華美術研究會和獅城書法篆刻會永久會員、黃帝世家薛氏文化研究會名譽理事長。書法作品為渣打銀行、中國銀行、華聯銀行、新加坡國家圖書館、薛氏文化研究會,以及海內外人士收藏。而出版的薛振傳書法集,並特別贈送新加坡國家圖書館,被當作是國寶妥為珍藏。

薛振傳是金門薛氏貞固公後裔,屬於珠山薛氏仁房(長房)二十三世孫,他的先祖由珠山移居泗湖,十一世祖繼周公始遷安岐定居,並繁衍壯大,成為三十六戶之巨族,後因一場瘟疫而沒落。薛振傳的父親薛天旺於民國三十六年到新加坡謀生,起初經營柴炭生意,後來自創福祿壽寶玉器公司於牛車水(新加坡著名唐人街)。薛振傳的父親生前喜愛書法,他自幼耳濡目染,也有這方面的天份及遺傳細胞,從小也喜歡中國書法。

他的書法高超、風格高雅,既收古代名家之長,又集當代名家之優,厚積薄發、取精於宏。在他宣紙裡的天空通向世界,墨盤裡的海域廣闊無邊。他用書法藝術對人們起著「調節生活和平衡身心的特殊作用」,書法配詩又對人們有著啟迪教育意義,他的成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體現,更是異邦有成者的驕傲。薛振傳也構想著明年四、五月份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台中文化中心舉辦書法巡迴展,之後並將五十件展出作品贈送金門縣文化局典藏。而育有二兒二女的薛振傳,也對金門書法界臥虎藏龍,比起新加坡程度高,及書法藝術蓬勃發展,並希望自己未來繼續拿大筆全世界去走走,並再到大陸尋根,期為金門家鄉的文化藝術和中華傳統文化盡一點棉薄心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