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養豬協會抵金辦產業政策宣導會
豬也需要「履歷表」?不是為了求職,而是了讓人吃得安心!推動養豬事業的「履歷制度」是為了紀錄肉品來源的生產場、屠宰加工廠、販售場,以便進行上下游追蹤或回溯管理。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昨天在金門畜試所舉辦「養豬產業政策宣導會」指導單位為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參加者主要為金門、台東兩縣的養豬業者。中央畜產會董事長黃欽榮(博士)以「養豬產業生產履歷制度之建立」為題,向台東及金門兩地的養豬產業從業人員說明履歷制度的重要。
黃欽榮表示,履歷制度的推行是為了確保肉品的衛生安全。履歷制度一旦建立,豬肉從生產、屠宰、分切到銷售,都可以加以識別,一方面可以建立品牌,再方面可以追蹤問題肉品產生的原因。這一制度是今年才開始推動,初期將以農委會合法認可的CAS(中國農產品標準;Chinese Agriculture Standard)肉品優良廠商和超市為對象,組成異業聯盟,希望先成立示範區,期十年之後能普及於全臺澎金馬。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台東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呂紹青與台東地區的養豬業者共六十九人,到金門進行聯誼及參訪,並於昨天在金門畜試所舉辦這場宣導活動。
潘連周表示,金門地區養的豬隻雖然數量較少,但位在最前線,可以做為示範區,以搶先建立品牌。食品的履歷制度在日本已推動了五年,在臺灣地區,因為「人」的因素,並不容易推動。金門地區管理若能率先接受,將有助於品牌的建立。
金門縣養豬協會總幹事張光海(縣議員)表示,台東和金門兩地所養的豬,肉質都是一流的,希望未來「有履歷、有身份」的金門的豬肉,可以與金門高粱酒齊美,成為市場上的最愛。金門豬隻的防疫和保險工作做得很好,又好吃又沒有病死豬的問題,絕對是安全美味,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建立品牌,成為金門地區的熱門行業,創造就業機會。
中央畜產會家畜組組長方清泉表示,自從美國爆發狂牛症之後,推動食品履歷制度已經成為世界潮流,透過這項制度,可以知道肉品的來源,讓消費者安心。他表示,養豬事業不能走增產報國的老路,必須朝精緻化發展;履歷制度可以向消費提出絕對安全的保證,以創造較多的附加價值,相對於不能提供保證的肉品,有履歷的肉品可以擁有較高的利潤,消費者也願意用較高的價格來換取安全及衛生!
這場宣導會的出列席單位包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金門縣政府建設局、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金門縣養豬協會、台東縣養豬協會等。協辦單位為金門縣養豬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