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遷中的珠山聚落金管處將辦專題演講
金門太文山、龜山下的珠山聚落,有傳奇性的四水歸潭風水傳說,且代代相傳六百多年,想要一窺變遷中的珠山風情嗎?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將於五月四日舉辦「變遷中的珠山聚落」專題演講,歡迎有興趣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讓大家對於珠山聚落的變遷有更深入的了解,特別邀請目前任教於金門縣金城國中的註冊組長許志傑老師進行「變遷中的珠山聚落」專題演講,時間訂於五月四日下午十四時至十六時,時間長達兩個小時,地點則選在金管處小多媒體簡報室。
金管處保育課表示,許志傑是地理研究所的碩士,研究認真而深入,曾經擔任金門縣政府古蹟解說員的講師,此次將透過時空變化,對於珠山聚落從經濟、社會、文化諸面向,分析珠山宗族、生活、建築的變遷,展現多樣風華的珠山。歡迎關心珠山變遷的好朋友踴躍參加,如有問題請聯絡保育課陳秀竹,電話:082-313171。
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內,涵蓋有七個深具特色的傳統聚落,包含山后、瓊林、水頭、珠山、歐厝、南山、北山;其中珠山文化風貌特別的吸引眾人的目光。
珠山是一個血緣聚落,早期稱「薛厝坑」,薛氏族人據記載來自河南,後遷至泉州、同安,再遷至金門珠山,後繁衍甚眾,自成一村。
珠山在金門來說也是一個僑村,重視教育的歸僑在民國十七年就創辦了(珠山顯影)僑刊,是當時生活風貌的縮影,留下了豐富的文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