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四年後的中國大陸新經濟秩序與臺灣的機會
2001年12月11日,中國大陸成為WTO第143個成員。並且是中國領域內唯一依照︽WTO協定︾第12條的規定,以「開發中」「國家」身份入世的。臺灣則是在經歷了10年申請過程之後,於2002年1月1日以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的名義,依據︽WTO協定︾第12條的規定,以台澎金馬「單獨關稅領域」的「非國家」身份,成為WTO第144個成員。
在入世的承諾書中,兩岸的中國人都做出了許多減讓關稅、開放行業的承諾。尤其是原本高度封閉、但潛力無限的中國大陸,按照這些承諾,在入世四年以後的今天,正悄悄鋪開了一個完全不同於往昔的新經濟秩序,進入一個幾乎完全開放的新天地。上述承諾包括了下列重要的專案:
1、中國整體關稅水平從22.1%削減到17%。而對於資訊工業商品,如電腦、半導體、網際網路設備等,在2005年底之前從13.3%降至○。
2、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於2003年以後允許外國投資者在合資企業的董事會中擔任關鍵職位。
3、外國人可以投資國際網路公司,包括目前被中國政府禁止的網路內容供應商。電信公司有權自行選擇所需技術。
4、在2005年底前允許外國投資在附加值和尋呼業中擁有51%的所有權。
5、製造商可以不通過中國政府做仲介,直接負責向中國的十二億消費者進口出口,還可以處理售後、修理等服務。
6、允許外國銀行在中國開辦業務,並在2006年以後可提供服務給中國大陸的個人。
7、到2006年,中國將汽車關稅從原先的百分之八十到一百,降低到百分之二十五。中國也將允許外國企業投資汽車行業的銷售。允許外國公司對中國汽車工業融資。
8、在2004年前農產品關稅從目前的31.5%降低到14.5%,對小麥、玉米、大米和棉花建立高水準並越來越高的關稅率配額,對進口小麥、肉產品和水果取消衛生檢疫。
9、分階段取消豆油的國家貿易。中國將首次允許私人公司經營農產品進出口。
10、在證券基金合資企業方面,外國公司允許掌握的股權在2004年以後將增加到百分之四十九。
11、中國開放商業輔助服務部門:在快遞服務、租用和出租、航空快遞、貨物運輸、存儲和倉庫業、廣告業、技術核對總和分析、以及包裝服務等輔助服務行業方面,美國服務商將能在2005年底以前,建立擁有100%股權的子公司。
12、中國將允許外國酒店業經營者自由進入中國市場,並立即允許多數外國所有權,並在2004年底前允許100%外國所有權的酒店。
13、外國旅遊業可以提供全系列旅行代理服務,並將允許進入包括政府所有的旅遊勝地。
14、保留現有市場開放,隨著中國入關承諾的到位,在全部服務部門現有的外國公司的經營活動都將受到保護。
15、中國同意在入關後,對投資、進口審批都不再加以限制要求,如本地化要求、技術轉讓、在中國進行技術開發等。
16、中國保證國有和國資企業將完全出於商業考慮進行買賣,保證外資企業能在不帶有歧視的條件下參與買賣競爭。中國的國有和國資企業應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
其他例如中國將每年進口二十部外國電影,比目前增加了一倍,並允許外國電影和唱片公司分成;中國還將取消出口補貼:::等等。
顯然地,臺灣的機會就在眼前,如果再裹足不前,自甘於閉鎖獨島的地位,我們將失去這一空前未有的發展機會,徒然便宜了美、日、韓等競爭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