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王炳坤數十年養馬經銘旌馬讓出殯陣頭更顯威儀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題報導。
點閱率:560
字型大小:

馬蹄踢躂天人隔,輓歌肅穆送銘旌!在金門地區的葬禮中,通常會請來「銘旌馬」加入出殯的行列。「銘旌」是一種紅色的長幡,由族中有名望的人署名;幡上書寫死者的輩份、身份、姓名、壽數,有時還包括官銜;古時候包括諡號、封贈。

銘旌馬是因為馱著手持銘旌的銘旌官而得名;不過,現在的喪禮中,銘旌官已經不騎馬了,銘旌也改由銘旌馬的主人代持。

今年七十五歲,家住西浦頭的王炳坤專養銘旌馬。遇有喪家出殯,王炳坤便會應召並騎著馬兒赴會,一路上必會引人側目。銘旌馬的出現,也會讓出殯隊伍顯得比較有威儀。

王炳坤從小就愛馬,小時候,家中的馬兒是當牛用的,必須犁田、馱重;如今,他養的馬兒就放在山野裡頭,自由逍遙。王炳坤現今仍從事耕作,但充作力役的則是黃牛;田裡的番薯也是專為馬兒而種的。這也難怪,因為銘旌馬出馬一次來回,以現在的行情,可以為他賺進三千元的酬勞,真是名副其實的「金馬」。死生事大,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喪家有需求,銘旌馬有行情,王炳坤也就有了外快。早期王炳坤帶馬出去一趟的酬勞是一千二百元,但過去的錢比較「大圓」。

王炳坤養馬純粹是因為喜歡馬。平日他任銘旌馬自由活動,拍拍手,馬兒便回聞聲而至。他用煮過的酒糟和番薯籤餵他的愛馬,一天只要餵一頓晚餐就夠了。王炳坤說:「飼料都是用瓦斯煮的!」言下之意,為了讓馬兒吃得好,他不會吝惜燃料成本;要用煮熟的飼料,才能保障馬兒的健康。他得意地指著自己的銘旌馬:「看看這毛色,看看這光澤,金門還有誰有這麼美的馬?」

根據王炳坤的描述,馬膝(腳後)有四個長得像眼睛的東西,可以「看見(感應)」後面,因此當主人由馬上跌下時,不會被馬蹄踏到。聽他這麼一說,旁人若有所悟:「哦!原來四支馬腳上都有後視鏡!」

悲風動銘旌,催促馬蹄行。當公祭儀式結束,也就是出殯隊伍必須出發的時刻。銘旌馬在出殯行列中,位於儀仗車(開路先鋒)、大鑼、托燈、大鼓吹之後。在銘旌馬之後的隊伍大致如下:車隊、祀土(后土)車、點主車、西樂隊、放金銀、紅燈仔、首長或機關輓聯、花車、白彩|白亭、花車和輓聯、藍彩|藍亭、花車和輓聯、吉彩和吉燈以及紅亭、西樂隊、綠彩|綠亭、花車和輓聯、「功、佈、忠、信」、黃彩|黃亭、花車和輓聯、布橋、八音、返主轎、吶鈸鼓、道士、麻彩|麻燈、棺頭鑼、靈柩、孝眷、執紼親友。

馬蹄跫跫別紅塵,路人來去看銘旌。出殯是中國人「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重要儀式。因為有銘旌馬的加入,讓出殯隊伍陣容顯得更為浩大及顯著,可以興起人們對死者生前事跡的懷念!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