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上班族媽媽蔡麗娟老師家庭工作兩頭忙
作為上班族媽媽們,能在家庭與職業中兼顧已屬不易,而身為職業軍人的太太,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凡是事必躬親,當中辛苦非經歷過是不會明白的,身為軍人眷屬的金門高中輔導室老師蔡麗娟,她不僅成功扮演媽媽的角色,在職場中更是一位出色的女性,平日將學生視如己出,行有餘力更投入各項社教活動中,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成功上班族母親。
目前擔任金門高中輔導室老師的蔡麗娟,經常臉上掛著微笑,個性溫柔婉約,讓學生感到親切,蔡麗娟父親在與母親結婚四十天後即下南洋去打拚,母親撫養她與妹妹長大成人,但她也很爭氣,從小讀書都是名列前茅,在特師科畢業後曾在莒光國小實習二週,隨後在開瑄國小教書,有感於學識不足,她進一步升讀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學成後返鄉在金沙國中任教,其間還曾借調金門文化工作團擔任舞蹈指導老師,民國七十七年九月調金門高中輔導室,曾擔任輔導室主任、老師等職至今,在每一人生階段都是表現出色。
蔡麗娟在民國六十八年與年少英俊的連長嚴辰生共結連理,結婚五年後生下唯一的男孩,由於早期軍人服勤以軍務為重,隨著勤務的調動經年在外,每三個月才有所謂十天的探親假,加上早期通訊不如現今的發達,平日兒子有病痛什麼的都要自己決定處理,當中難處只有經歷過才會瞭解。她回憶有幾次孩子半夜發燒,半夜打一一九急送醫院縣立醫院掛急診的,徹夜擔心未眠陪同孩子的情景,至今依然記憶猶新,對此,蔡麗娟也相當感謝和她們一起生活的媽媽和妹妹,經常給予協助、支持,陪她度過許多困境。
她的多才多藝,在民國七十一年至七十三還曾借調當時的金門文化工作團擔任舞蹈指導老師,像大姊姊般的指導照顧團員,雖然文化團解散,許多團員也經常與蔡老師聯絡,而在七十二年赴台巡迴全省文化中心演出,當時蔡麗娟雖然挺著大肚子但還要指導團員排舞,奔波團員的演出相關事宜,也成為一段深刻的回憶。
回顧過去伴同孩子一起成長的歷程,經常要母兼父職的歲月,開朗堅強的她談及這段過程,也做另番的解讀,認為這樣反而給自己更大空間,減少依賴性、使她與孩子更有獨立自主的個性。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身為革命軍人的太太是要比一般的媽媽多了一分堅忍。
工作認真、處事積極熱心、為人隨和的蔡麗娟,她行有餘力也參與各項社教活動,孚眾望的她已連任四任婦女會常務理事,曾是金門縣教師會總幹事、金門地區童子軍木章持有人之一,樂觀開朗,經常成為社團中的靈魂人物,也受到同仁的肯定與讚許。
談到家長如何協助孩子成長,從事學生輔導工作多年經驗的蔡麗娟老師可是相當專業,她也分享個人經驗,她說,小孩從國中、到高中是一段相當重要的成長階段,在此階段,孩子最需要父母陪同關心,父母要將孩子視為一個參與競賽的選手來對待,而選手是最需要的自信與鼓勵。
對於孩子面對升學的壓力,蔡麗娟認為,家長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父母親應盡量抽空從旁陪讀,不是監督孩子讀書,而是讀他的書,跟他一起讀相互勉勵,培養革命情感,並協助找出瞭解學習的差異性,甚至共同訂定出合適孩子個別讀書計畫。
唯一的一個孩子已經就讀大學法律系的蔡麗娟,她說,在兒子國三階段,由於她參與外面的活動較多,疏於與孩子互動,孩子經歷一段跌跤期,因此,曾有切身之痛的她,在擔任輔導老師感受特別深,經常把學生當作自己小孩一般關愛,也特別關心學生的言行,尤其是弱勢的學生更是如此,總是如同慈母般協助他們重新站起來,看到幾位患有憂鬱症的學生,經過輔導後,能恢復正常,她視為輔導工作上最大的安慰。
身為輔導老師,蔡麗娟經常自我期許要幫助弱勢的學生以勇敢、開朗的面對未來人生旅程,並視此為輔導工作的最大的成就。她說,父母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要經常傾聽孩子的心聲與看法,多關懷孩子的言行舉止,才不會讓孩子走偏,要以鼓勵、讚美代替責備,尤其在孩子面臨入學多元化的選擇時父母親也能協助孩子發掘自身在音樂、美術等特殊才能,以作為輔導選擇,讓孩子在求學及成長的路,擺脫徬徨無依的困窘,走得更健康更穩健。她也經常勉勵自己,要讓學生看到學生能走出灰暗期,視為最大的成就。
四十二年次的蔡麗娟對人生充滿樂觀、積極的態度,臉上永遠掛著微笑的她也是許多學生、家長的良師,碰到許多學生的課業、生活上的輔導難題,有的家長也習慣到輔導室去請教她,許多畢業的學生還經常回學校,聽她指點,她儼然已成為學生及家長的良師益友。
提起愛妻的無悔付出,自軍中上校退伍後轉任縣議會機要秘書的嚴辰生感謝妻子經常一肩挑起家中的大小事務,讓他不論在軍旅生涯與公職過程中,能無後顧之憂,專心在職務上全力以赴,對於妻子的無悔付出,他心中滿懷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