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北路回填不實民眾一路顛簸怨聲載道李縣長再次要求相關單位儘速處理解決
環島北路救國團路口至頂堡路段,從去年九月台電、華信管線工程結束後,路面迄今未能全面復原,民眾怨聲載道,批評聲浪不斷。縣長李炷烽日昨在縣務會議中痛責道路施工品質不佳,並再次要求相關單位務必儘速處理環島北路問題。
工務局則表示,正等候公共工程委員會最後的函示,以為適法之處置。工務局並強調,未來管線單位再有復原不良等類似狀況,將依今年年初修正通過的市區道路條例,祭出三萬至十五萬元罰鍰,並得連續處罰。
環島北路從頂堡到救國團路口,沿途凹凸不平,用路人抱怨連連,加上延宕時日已久,民眾更是怨聲載道,李炷烽在日昨的縣務會議中,特別針對這項延宕已久的工程案,要求工務局儘速處理,還給用路人一條平坦、安全的道路。李炷烽也批評,地區道路工程品質不佳,業管部門應該多下鄉實地勘查,不能被廠商牽著鼻子走,否則完工後往往「三不像」,更將招致民眾批評。
工務局昨日特別針對這項工程提出說明表示,從金門高中到高陽路口的環島北路路面改善工程,預算經費約四千萬元,規劃工期只有五十五個日曆天,原本打算配合九十三年的世界島嶼會議完工,因此在初步規劃出爐後,即告知台電與中華電信儘速配合埋設管線,兩單位也在九十三年八、九月間完成管線工程。
工務局指出,該案九十三年九月八日第二次招標時,共有三家廠商投標,其中低於底價八折的最低標和發,以及次低標的亞郁,當時的負責人分別是議員王再生及其女兒王秀玉,價錢最高且超過底價的泉昇則在開標後、決標前提出異議,質疑兩家廠商違反「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
物資處採購中心在異議解釋時說明表示,議員僅有行政監督權,且係合議制,應無「利益迴避」問題。泉昇營造對這樣的答覆並不滿意,堅持向工程會提起申訴,全案在進入申訴階段後,延宕迄今懸而未決。
在工程會調處過程中,縣府為顧及民眾行的安全,曾指派養護工程所針對破損嚴重路面進行補綻,既然道路改善工程因爭議無法決標,且並非委請其他廠商施工,亦無圖利承商未辦驗收等情事,這項臨時的權益措施應無疑義,不料仍引起「圖利廠商」質疑,不得不暫時終止。案經法務部於去年十一月十六日函示,認為縣議員依法監督縣政府預算及施政作為,縣府即為「受監督之機關」,因此,縣議員本人或其女兒擔任負責人、董事、監察人或經理人之營利事業,「依法不得與縣政府為買賣、租賃及承攬等交易行為」。
工程會也在「審議判斷書」中說明,該案決標前被「保留」的兩家廠商應為「不合格標」,應不予決標,後續決標程序,應依採購法「另為適法之處置」。
工務局表示,所謂「另為適法之處置」語意相當模糊,為求慎重起見,已於兩週前去函工程會請示,只要獲得工程會答覆,將在公共利益及採購效率等前提下儘速處理,以改善道路現況。
此外,根據當初核發路權給台電及中華電信時的約定,管線單位在施工後仍有責任依一定規範將路面復原,工務局表示,由於台電挖掘地點比較接近路中央,影響用路人行車安全,縣府至少四次行文要求督促承商改善,電話通知更是不計其數,但回填狀況依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