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民間文學研習營學者開講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金城報導。
點閱率:543

「金門民間文學研習營」昨日起假文化局一連舉辦二天,前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所長、中國口傳文學學會理事長金榮華表示,民間文學是文化的基礎、文學的根,是一種民間的口頭集體創作,透過這些創作作品,可以瞭解民眾對生命、生活的態度。

是項研習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寫作協會協辦。昨日進行的專題內容包括:金榮華|「民間文學的文化內涵及其與民俗學和民間信仰的關係」、「金門的區域特色及民間文學採錄經驗」;唐蕙韻|「金門民間文學資料搜集整理成果及未來補充方向」。

今日則將由許丕堅、蘇子雲講述金門民間故事,並進行「金門民間文學相關問題研討及採錄計劃說明」座談。

研習會於昨日上午九時正式展開,金門縣寫作協會理事長楊清國相當感謝金榮華教授特別來金授課,他表示,金門也有豐厚的鄉土文化、在地文學,但常常被鄉親忽略,沒發掘出來。他希望透過金榮華教授的指導,讓更多人體認到金門民間文化的生命與內涵,一起投入文化與文學的保存、創作行列。

金榮華指出,多年前曾在金門進行採錄工作,從此和金門結緣。他表示,中國的文學作品雋永動人,但先決條件必需要對文字有相當基礎,過去農村社會不識字的人多,口傳的、民間的文學,就是他們在農忙閒暇之餘,最大的人生享受。他認為,文字的本身是語言,所以文學是一種聽覺藝術,用文字寫出來叫作家,用語言講出的則是故事家。

但是,能用文字書寫的,主要是社會菁英份子;至於社會最底層的廣大民眾,多的是用語言言說的。流傳於社會最底層的民間文學,往往被社會大眾忽略。

金榮華強調,民間的萬事萬物是一切文化的根,所有的知識本源都源自民間。

文學是甚麼?金榮華說,文學的意義,乃是透過作家的文學作品,瞭解他對生命的態度,對生活的認知。民間文學是民間集體創作,透過這作品,我們可以瞭解民眾對生命、生活的態度,這也是一切文化的基礎。

談到文學與民俗的關係時,金榮華表示,民俗是民間文學內涵的一部分。透過文學的轉化、媒介,民俗得以傳承、保存。

唐蕙韻談「金門民間文學資料搜集整理成果及未來補充方向」時,則介紹「金門民間故事集」、洪春柳老師所著的「七鶴戲水」、以及許維民、葉鈞培和王先正老師的若干金門故事整理及田調專書,她也指出,未來民間文學可朝若干方向發展,包括:故事內容深度與廣度的開發;俗語的收集;由故事中採擷俗語;發掘故事家。她也透露計畫再對金門展開採錄工作,希望保存地區的民間傳說、故事、歌謠,期盼有更多人加入行列,一起為保存老祖先所留下的生活智慧結晶而努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