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兩岸藝術家座談期許擴大文化交流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金城報導。
點閱率:495
兩岸藝術家座談期許擴大文化交流

兩岸藝術家座談期許擴大文化交流

「浯洲采風|海峽兩岸三地書畫聯展」系列活動之一的兩岸藝術家座談會昨日舉行,兩岸書畫家就兩岸文化交流交換意見,肯定金門能將戰爭遺跡轉化為文化發展推力,並希望文化藝術連結兩岸情,擴大交流活動,共建中華文化往國際舞台發展的新絲路。

兩岸藝術家座談會,於昨日上午十時在文化局三樓會議室舉行,由活動總策劃李錫奇、畫家李奇茂、大陸陝西省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顏肅、福建省文化經濟中心副秘書長賴二中共同主持,參加浯洲采風活動的兩岸書畫家五十多人共聚一堂,就兩岸文化交流交換意見,也為這一次的「浯洲采風|海峽兩岸三地書畫聯展」,從五月二十八日起展開彩繪陶瓷、書畫聯展、太武山寫生采風、彩繪揮毫等,而劃下圓滿的句點。

金門籍版畫家李錫奇表示,金門在兩岸征戰時代,遭受一百多萬發砲彈,他的老家古寧頭即是砲彈窩,嚴格來說,兩岸都虧欠金門,因此,兩岸藝術家在金門交流,很有意義。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鐘明善指出,金門知名的司令官胡璉、劉玉章都是陝西人,讓來自陝西的他有很深感慨,因砲火而結緣是民族的不幸,所幸戰爭已經過去,現在誰打誰就是對民族的犯罪,期待兩岸文化交流擴大,共同把中華文化推到世界舞台。

福建日報社美編室主任黃繼葵也表示,八二三砲戰時他在廈門,也是支援軍隊,過去與金門對著幹,現在是文化交流,很欽佩金門能將烽火戰爭遺跡轉變成文化,藝術把金廈兩門連結在一起,希望忘掉過去戰爭,一起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參加浯洲采風活動的大陸畫家,來自西安、蘭州、福建和廈門等地,台灣畫家顧重光有感而發的說,西安和蘭州是陸上絲路的交通要道,福建的泉州則是海上絲路起點,兩條絲路文化相聚在金門是歷史因緣,如果能串連往外發展出新絲路,相信將是文化史上光輝一頁。

台北國立國父紀念館副館長曾一士也指出,金門飽經戰火之苦,產生的不是悲情、傷痕文學,而是向前看的戰地文化,這是因為文化愈深厚、包容性愈大才有的情形,國父紀念館歡迎兩岸書畫家前往展覽,加入交流的行列。

畫家李奇茂也述說與金門淵源十分深,也經歷過八二三砲戰,相當了解金門,他希望兩岸共同努力來發揚中華文化,在國際接軌上不要缺席,他也肯定舉辦這項活動十分有意義,期望是活動的開始,而不是結尾,藝術家們離開金門這一塊美麗的島嶼,是感情的擴張、也是藝術的擴張,希望很快能再聚集在一起,有更多的時間來彩繪金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