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現代恩主公胡璉」專題系列報導之四 胡璉被鄉親尊稱為我們的司令官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專題報導。
點閱率:545
字型大小:

胡璉除了積極建設金門,為金門奠定日後發展的根基外,他的愛民措施更是不勝枚舉,因而廣受金門百姓的愛戴,被鄉親尊稱為「我們的司令官」。

事實上,最初的金門軍民關係並非如此融洽,胡璉在「金門憶舊」一書中,曾有詳細的描述,書中指出,古寧頭大戰後,為了要制止共軍再度進犯,構築防禦工事便成為軍隊的要務。但構工的材料那裡來?金門無樹可砍,因此,不得不借用民間門板,民眾當然產生反感。

胡璉回憶,民國三十九年至四十年期間,巡視軍隊到鄉村,人民見到他,無不投以厭惡眼光,有一天胡璉見一位老嫗工作,趨前致意,老嫗卻對他大發雷霆。旁邊有位年青人,向老嫗介紹胡璉的身份,老嫗更怒。胡璉一探,才知部隊士兵擾民太甚,田埂上的石塊,都被搬上海岸構工,雨季來到,水沖禾失,辛勤耕種,全化為烏有,難怪老嫗怒氣沖天。

不過,因為胡璉的親民愛民作風,原本的敵意漸漸消失,金門百姓們充分感受到胡璉的愛意與用心後,「我們的胡司令官」,便成為島民對胡璉的親膩稱呼。

胡璉認為軍隊的目的是保國衛民,不可欺侮老百姓。他告誡部隊:「我們現在是軍人,以前是老百姓,退伍之後還是老百姓,我們為什麼不愛民呢?」因此,特別鼓勵「軍助民,民敬軍」。

他巡視地方時,如果看到軍人挑擔,他通常會下車詢問:「東西是你自己種的,還是幫百姓挑的?」如果是幫老百姓挑的,他會當面誇獎一番。在他的提倡之下,「軍助民,民敬軍」成為金門普遍的現象。

胡璉個性隨和、沒有官架子,不少鄉親都曾親身感受胡璉親民的一面。王殊盤回憶,胡璉外出很少帶侍從官,常獨自坐車四處巡視。有一次他挑著剛拔的花生要回家,剛好胡璉行車經過,特別下車問花生收成的情況,還在路邊和他閒聊了一陣子才驅車離去。

歐陽金章就讀金門中學時,有一天起床稍晚,趕忙跑步上學,途中遇到胡璉的坐車,胡璉看他穿著學生制服,停車詢問,知道是金門中學的學生後,胡璉便說:「上車!上車!」。西園村的黃聰明老師,就讀金門中學時亦有相同的經驗,搭乘胡司令官的坐車到學校。

早期金門車輛少,有一次胡璉司令官視察部隊,看到一位老婆婆步履蹣跚的走著,胡璉立刻下令駕駛停車,詢問住處,並專程送她回家。下車時,老太婆說:「謝謝你王八蛋!謝謝你王八蛋」,胡璉不以為意,猜想一定是老太婆平日時常聽阿兵哥講「王八蛋」,以為「王八蛋」是尊稱,因此,事後他特別下令,部隊不能對百姓講「王八蛋」一詞。

胡璉的愛民措施不勝枚舉,小如舉手搭軍車、借車娶親等等,大政策如高粱換米、地瓜換米、無息貸款養豬、建校興學及造林等,都讓老一輩金門鄉親感念不已。胡璉愛民如子的心,也曾表現在民防校閱上,讓金門民眾深受感動,戴克霖先生回憶指出,有一次全縣民防大校閱,天微亮,民防隊就集合出發,因當天早上下大雨,風雨交加,胡璉體恤民情,臨時通知改期再閱。那時民防隊員都已集合,大家認為,反正衣服都已經淋溼了,如果回去,改天還要再來,因此向大隊長反映,請司令官胡璉前來校閱,胡璉接到報告,非常感動,即刻到校閱場,看到金門民防隊精神抖擻,特別下令發給每位隊員三元,讓每位民防隊員都非常高興。

胡璉的愛民作為,拉近政府與民眾的距離,使得金門百姓成為政府強而有力的後盾,願意護衛國家,捍衛這塊土地。而胡璉親民愛民的故事,也一再流傳,成為硝煙味濃的金門島上,最溫馨的一頁。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