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各界公祭明監國魯王三八九週年冥誕

發布日期:
記者: 翁碧蓮/金湖報導。
點閱率:436
金門各界公祭明監國魯王三八九週年冥誕

金門各界公祭明監國魯王三八九週年冥誕

金門各界公祭明監國魯王三百八十九週年冥誕,昨天上午在小徑魯王墓園隆重舉行祭禮儀式,由縣長李炷烽擔任主祭,同時率同各界與陪祭人員,追懷這位一生從事反清復國大業,長眠在金門島的明末王孫。

紀念明監國魯王三百八十九週年冥誕祭典,昨天上午九時在小徑村郊魯王墓園舉行,由李炷烽擔任主祭官,副縣長楊忠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林義野、金城鎮民代表會主席陳天成分任陪祭官,與祭人員包括縣屬單位一級主管、學校校長等五十多人,場面莊嚴肅穆。

昨天自清晨起大雨直直落,祭典儀式開始時,雨勢乍然停歇,李縣長依古禮向魯王墓園上香、獻花、獻饌、獻爵、獻果,同時帶領全體與陪祭人員行三鞠躬禮,緬懷魯王從事抗清復國大業犧牲奉獻的精神,也表達金門各界追懷先烈的虔誠及崇高敬意。

魯王朱以海為明太祖第九子荒王朱檀的十世孫,明末以監國名義於大陸東南沿海高舉義旗,與鄭成功等致力抗清復明運動,明永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西元一六六二年)病逝金門,得年僅四十五歲。

魯王朱以海當年在金門,以地瓜果腹,民間稱為「蕃薯王」而不名,死後由於政治環境因素,並未聲張,以致後來曾發生一段墓塚及遭鄭成功溺死海上的歷史疑案,直到民國四十八年古崗駐軍構築砲兵陣地才發現真塚,更由於壙誌碑出土,洗刷鄭成功沈王於海的冤屈。

魯王真塚發現時為兩岸軍事最緊張年代,政府將魯王遺骨遷葬於太武山腳下、小徑村村郊的新墓園,自此,地方上於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舉行祭禮,追思其復國的孤忠氣節。

小徑魯王墓園原本年久失修,近年來經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斥資整修墓園、賞景步道、植栽美化、呈現嶄新風貌,已成為太武山觀光動線的重要景點,殊值前至參觀。李縣長昨天也希望國家公園強化墓園內林木更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