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歡慶周歲各界祝賀熱鬧滾滾

文化局歡慶周歲各界祝賀熱鬧滾滾
去年七月一日正式升格成立的金門縣文化局,昨日員工以辦喜事的心情,和鄉親及各界來賓共同歡慶文化局「度晬」。除了舉行新闢展覽空間的培基廳、睿觀廳落成啟用典禮,和金門文藝營始業式,同時辦理金門文學叢刊第二輯新書發表會,以及推出多項展覽活動,讓局慶是熱鬧滾滾,充滿文化藝術的氣息。
福建省政府主席顏忠誠、秘書長翁明志、金門縣長李炷烽、金門縣議會議員張光海、蔡水游、陳玉珍、福建金門地方法院院長陳中和、福建金門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劉家芳、來金指導金門文藝研習營的講師群,包括(新新聞)周報總主筆南方朔、作家林文義、陳祖彥、方梓等二十餘人,以及地區各界首長、鄉親、藝文界朋友等百餘人,一起向金門縣文化局局長李錫隆和員工道賀。
縣長李炷烽在主持金門縣文化局週年誌慶暨金門文藝研習營開幕典禮致詞時,也對藝文界好友及鄉親共同前來為金門縣文化局成立一週年道賀、加油、鼓勵,在感同身受之餘,以站在歷史文化角度看金門,強調金門是個有內涵的地方,不因地方小而妄自菲薄,也不會因地方小而妄自尊大。
他並指出,金門經歷不同階段發展過程,在戰地政務解除後,解除心靈桎梏,更是百家爭鳴、大鳴大放。文化局成立一年來,在局長和同仁盡心戮力下,已有初步成果顯現出來,出版品更是豐盛、精緻,比起台灣各縣市有過之而無不及。未來,希望大家以金門精神出發,為傳承「海濱鄒魯」和朝「文化大縣」目標努力,讓金門不但是台灣的文化大縣,更是全中國的文化大縣,文化果實在金門開花結果,並開遍兩岸、也開遍學術界。
省主席顏忠誠也對於自己經常受邀來文化局為展覽剪綵、致詞,最近就不太敢來,則謙虛表示是自己文化藝術修為不夠,但看到文化局成立短短一年來,各項展演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精緻,文史書籍出版很多,到總統府辦金門地方文化展,和參加在高雄衛武營區舉行的「2005年全國表演藝術博覽會」,將金門整體行銷出去,成效有目共睹,鄉親感同身受,也表達肯定和感謝之意。
他並表示,一個地區主體文化建構完成,需經過不斷演變。金門由大陸文化、農村文化、南洋文化、戰地文化,走過有閉塞、封閉的時期,但在戰地政務解除後,回歸地方自治,加上開放觀光、試辦小三通,文化更是多元化、包涵力更大,是期許金門由大陸、農村、戰地文化,未來走向海洋文化,以開放、奔放行銷出去,符合縣長施政主軸的「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目標。
知名政論家南方朔應邀致詞時,則以去年受蔡國強邀請來金門參加碉堡藝術節,強調長期以來對金門就有一種獨特感情,以及充滿一種憧憬。他以金門開發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夙來有「海濱鄒魯」美譽,認為「禮失求諸野」,金門文化一直維繫、傳承著,即使戰地政務解除,東西文化混合,但金門仍保有其特殊味道,未來不可否認將扮演兩岸三地文化樞紐,成為漢人文化圈再創造的中心地帶。
會中,實踐大學教授張火木也代表該校校長謝孟雄,將「謝東閔先生全集」各一套贈送予省主席顏忠誠、縣長李炷烽典藏。
而獲得第二屆浯島文學獎的得獎代表郭宏昇致詞時,也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調寫作得不得獎不重要,創作過程和結果也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投入寫作的靈魂出竅,和文字化身文學的喜悅。
局慶開幕典禮後,省主席顏忠誠、縣長李炷烽等人,並一起為金門文學叢刊第二輯面世,舉行新書發表會。李炷烽對於旅居海外僑親用筆書寫金門,心念金門情懷,不因時間、距離長遠有所改變,引起世人對金門文學的重視,並期大家更努力將金門文學研究、推廣到世界每個角落。
金門縣文化局成立週年慶,並推出多項展覽活動,包括:七月一日至三日的「金門縣文化局歷年出版品展」;六月二十四日至七月八日的「浯潮再起|旅台藝術家展」;六月二十五日至七月二十日的「胡璉將軍百歲冥誕文物展」;七月一日至七月二十日的「兩岸書畫名家作品聯展」;七月一日至七月二十日的「金門歷史文物特展」。而昨晚七時三十分起,並在文化局演藝廳舉辦慶祝晚會,推出「舞悅浯藝」演出,並吸引許多鄉親到場捧場和共同慶祝文化局生日。
(相關新聞刊第二、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