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執行無數趟後送任務蕭韻倩少校對金門有份獨特感情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專訪報導。
點閱率:765

民國四十七年,金門發生八二三砲戰,政府基於軍事作業的需求,於次年九月一日正式成立「空中傷患後送分隊」,並從民國四十九年四月開始擔任金門空中傷患後送任務,四十多年來,一直扮演著後送戰地金門的軍民任務,使傷患及早獲得妥善醫療與護理照顧,適時搶救許多重症軍民病患的寶貴生命。

雖然隨著國軍金門花崗石醫院轉型為署立台北醫院金門花崗石分院,空軍第六醫務中隊後送分隊分隊長蕭韻倩少校依然帶領航空救護士來執行每週二、五的傷患後送例行任務,她說,雖然金門衛生局與SOS國際緊急醫療救護組織有簽約,以直昇機來擔任緊急重症病患後送工作,但是一次只能載送一位緊急重症病患,軍方還是照常於每週二、五,以C130力士型運輸機來協助執行後送屬於較慢性需進一步治療的軍民傷患。

在「空中傷患後送分隊」服務十多年的蕭韻倩,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四十期,呼吸治療師,經歷過國軍松山醫院內科、呼吸治療病房護理長,SARS加護病房護理長,插管小組成員,以優異的工作表現,於八十八年獲台北市績優護理人員表揚,九十二年也獲國防部抗SARS獎章表揚,並拔擢升任空中傷患後送分隊分隊長,更獲郵政總局的青睞,以她做為護理百年紀念郵票首日封人物。她也編著「空中傷患後送航空護理手冊」,並擔任金門縣、屏東縣消防局緊急救護訓練教官、顧問。來金無數趟執行後送軍民傷患的蕭韻倩,對金門有很好的感情,她的先生是空軍飛行官,夫唱婦隨,夫妻倆同在空軍單位服務,只是各有不同的工作任務。此次,蕭韻倩來金也有一項任務工作,就是協調國軍金門花崗石醫院轉型為署立醫院花崗石分院後的空中傷患後送作業相關細節問題,讓軍方這項服務離島軍民傷患的任務工作繼續執行下去。

蕭韻倩本身也擔任金門縣消防局緊急救護訓練教官、顧問,消防局利用她來金的機會,請她為警義消來「充電」。蕭韻倩昨日下午也特別到大同之家以專業的護理知識來為員工及院民「上課」,受到主任陳大鵬及老人們的歡迎。

蕭韻倩稱許大同之家提供民眾的「喘息照顧服務」,讓許多重症民眾能在大同之家養護區受到專業護理人員的照顧,讓長年需要隨側在旁照顧親人的民眾可以稍作「喘息」。她讚揚金門有很好的社會福利制度,大同之家的安養環境遠比台灣許多公、私立的安養機構還要好。大同之家主任陳大鵬也以該家特別訂製的一對老夫婦安祥愉悅的坐著話家長的「模型」贈送予蕭韻倩,她高興的說,這是生活在大同之家老人的生活真實寫照。

蕭韻倩除了提供許多衛教保健以及飲食的健康常識,也以專業豐富的經驗在現場為多位阿公阿婆提出的健康及飲食問題來「解惑」。由於大同之家養護區的重症老人隨時有緊急醫療「狀況」,她也特別介紹該隊發展史,在二次世界大戰,已建議籌設,民國四十七年金門發生八二三砲戰,基於軍事作業的需求積極籌備,民國四十八年九月一日正式成立「空中傷患後送分隊」,四十九年一月十六日首任分隊長王振宗,開始作業。四十九年四月開始擔任金門空中傷患後送任務,將急(重症)傷患,空運後送至設備較完善的醫療院所,使傷患及早獲得妥善醫療與護理照顧。後送分隊成立之初是使用C─46空運機運送病人,不僅搬運不易,連傷患也易有翻落的危險,隨著機型的更替,換成C119飛機,目前是使用C130力士型運輸機來擔任空中傷患後送任務。該隊也派一組醫護人員(航空護理官與航空救護士進駐金門),保持二十四小時待命,每週二、五來執行台金例行傷患後送任務,隨機照顧傷患至三軍總醫院或松山醫院進一步醫治。

蕭韻倩也表示,民國六十七年成立的「傷患後送醫療專機」,醫療專機乃是參照空中醫院的構想有護理站、治療台及電子抽吸器,為方便傷患進出特別在醫療專機上設計扶梯。她說,擔任空中照護工作必須要再接受相關的護理訓練,美軍在民國三十二年創立航空護士制度,五十六年胡慧林教官赴美受訓,成為第一位專業的航空護理官,目前空中傷患後送團隊持續精進緊急醫療專業本職學能,以提升航空照護品質,因應病患突發病況的處置能力,來達成將病患後送至大醫院醫療的任務。更朝建立理想傷患運送專機、發展其他傷患空運機型和航空護理專業執照認證而繼續努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