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縣長接受比利時前瞻報記者專訪盼政府協助金門走出民生經濟困境
            李縣長接受比利時前瞻報記者專訪盼政府協助金門走出民生經濟困境
比利時「前瞻報」記者Jean-Louis    Tasiaux昨抵金採訪,縣長李炷烽在訪問中表示,金門的條件並不理想,就民生經濟而言,現正處於最困難的時代,希望政府能多給予支持與協助。
  
        Jean-Louis    Tasiaux為比利時「前瞻報」旅遊兼地區版記者,昨在新聞局代表的陪同下抵金採訪,特別針對金門現況、觀光發展、民生經濟、小三通等問題前往縣府訪問縣長李炷烽。
  
        Jean-Louis    Tasiaux指出,在抵金採訪前做過功課所以對金門並不陌生,而金門不管是在歷史、地理位置上都具有象徵性。因此想實地來了解兩岸關係現況、台灣本島與外島間的關係,以及金門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發展規劃。
  
        李炷烽表示,十分的榮幸能接受訪問,也感謝Jean-Louis    Tasiaux遠渡重洋到金門來採訪,並希望未來會吸引更多的比利時民眾前來金門觀光。
  
        當Jean-Louis    Tasiaux問及金門人的認同問題時,李炷烽指出,現在是地球村時代,對於是金門民眾認為自己是金門人、台灣人亦或中國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應了解它的歷史背景。而他也說,若是為了選舉而刻意的去劃分並不妥。他也指出,兩岸各有特色,可透過金門做為中介將各種制度推銷到大陸,增加彼此的交流、認同感,減少紛爭、歧視。
  
        李炷烽也說,過去金門是反攻大陸的跳板,現在是兩岸和平、溝通的橋樑。但是,金門的條件並不理想,在過去民眾都往東南亞發展、維持生計,現今絕大多數都在台灣發展;留在金門的有部份在公務部門服務,有部份從事觀光、特產等,其他的商家們則因軍方大量撤軍而受影響,有些甚至連基本的生計都有問題。因此,就民生經濟而言,現正處於最困難的時代,希望政府能多給予支持與協助。
  
        李炷烽也指出,小三通試辦至今已邁入第五個年頭,期間讓來往兩岸的台商解決行的不便,而去年十二月七日大陸開放福建民眾抵金觀光至今,因受手續申請不便等影響,累計人數不滿兩千人,和每天六百人的目標還有段距離。
  
        李炷烽也說,希望中央在政策上能鬆綁,並對外開放,讓世界各國的民眾或台灣民眾,自由選擇自香港或金門等地出入台、金、廈,屆時相信會有更多的人會來金門旅遊。
  
        李炷烽也提及,據統計每年世界各國到廈門旅遊的人數大約有二十餘萬人次,如果這些人也能從廈門小三通到金門,再由金門到台灣旅遊,那這對台、金的觀光發展都相當的有助益。但他也說,這是地方政府無法決定的事也是地方政府無奈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