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黃建業和王芳為親人一圓返鄉夙願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專訪報導。
點閱率:723

烽火隔絕兩岸,讓滯留大陸的金門鄉親,從此與故鄉永隔,返鄉行成了永遠無法企及的奢求。擔任「2005年牽手故鄉行|兩岸金門青年暑期夏令營活動」領隊的黃建業,帶著父親的夙願回家;十八歲的夏令營營長、剛高中畢業的王芳,則為外祖母一圓返鄉夢。

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黃建業表示,這是他第三次來金,第一次返金是在二○○二年底,第二次則是年初的金門建縣九十週年活動時。

老家在金沙後浦頭的黃建業指出,多年國小黃奕展是他堂哥,金沙鎮長黃奕焮則是他堂弟。因為家裡貧窮,祖父年輕時即落番印尼,住印尼蘇門答臘棉蘭附近,當時,兩岸還可往來,因此常常來去金門,六○年代因印尼排華,一家人避難中國大陸,浪跡泉州、福州後,現居住福州。

一九五一年出生的黃建業說,父親黃君子在新加坡出生,父母很想返金探親,但因兩岸隔絕,一直無法如願。因此,對金門有很深的家鄉感情,到過世前仍以未能返金為終生遺憾,他第一次返金行,就是帶著父親的夙願回來。

第一次返金,回到大陸後,黃建業將感想寫成「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一文,刊登在報上。金門建縣九十週年時,他又帶著妻女回金門老家認祖。

黃建業指出,這一次,他也是帶著感恩的心情回金。

他說,這次成員中,共有二十位廈門、漳州、泉州、福州的大學、高中學生,都是金門子弟。原本還有很多人想來,但戶籍因求學遷出福建而無法成行。獲准來金的學生,對於首度返鄉行,回到阿公阿媽的故鄉,心情都非常興奮、激動。

黃建業估計,目前福建省金門同胞,廈門、漳州、泉州、福州四地,約有一萬人。廈門最多,約佔一半多,而廈門的金門人中,同安地區又佔了一半。

擔任夏令營營長的王芳,今年十八歲,漳州人,剛自漳州第一中學畢業,父親王志忠、母親吳美珠都在醫院工作。

外祖母許柿是后浦西門女兒,因家貧,十六歲前往廈門工作,沒想到二、三年後,國共戰亂,兩岸斷絕,許柿被迫滯留大陸,從此天人永隔。舉目無親的許柿,獨力在異鄉討生活,因為缺乏身份、學歷,只能靠打零工謀生,二十歲嫁給大陸漳州老公後,生了六個女兒。

有家歸不得的痛苦,成了許柿一輩子的夢魘,一九九三年時,大陸舉辦金門同胞返金探親活動,得知此一訊息的許柿,相當興奮,原本計畫返金行,卻不幸得了胃癌,三個月後就離開人世,無法一圓返金夢成了她一輩子難以彌補的遺憾。

母親去年曾來金參加世界金門日活動,算是替外祖母完成心願。

從小就是外祖母帶大,與外祖母感情相當深厚的王芳說,這一次的金門行,也是為外祖母一圓返鄉夢,如果外祖母地下有知,一定會覺得很欣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