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割縣府仍不鼓勵或放寬
金門縣政府對契作農作是對溼穀保價,並推動機械化,不鼓勵採取手割及傳統鋪在道路脫粒的方式,但小面積種植高粱或大小麥契作的農民,希望放寬手割。金門縣府為了防弊,仍不鼓勵或放寬手割,但農政單位可採自由心證,針對特殊個案,讓個別農戶採用手割收割。
金門縣政府主任秘書翁廷為表示,小面積種植契作的農民,多半是純樸的農民。這些農民之所以放棄用收割機收割,可能是因為耕作的環境不好;農政單位應該採取自由心證的方式,依實際狀為他們解決困難。
翁廷為表示,鄉鎮有些農路可以通往漂亮的房子,卻到不了農田,使收割機無法通達,這就失去了產業道路興築的目的。如果是這樣的狀況,讓農民被迫手割,就要請鄉鎮公所加以檢討。如果是地形限制,不得不採取手割,就應該以個案的方式同意讓農民手割。
此外,目前擁有收割機者,多為大面積農戶,若天候發生變化,大面積農戶必定自顧不暇,小面積栽植的農民也只好以手割自保。種種情況,還是得視實際情況而定。
建設局局長李增財表示,推動農業機械化是金門縣政府既定的政策,手割收割是走回頭路,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可為之,因為傳統在馬路上曬高粱或大小麥的收穫方式是很不環保的,也有礙交通安全及身體健康。
李增財表示,如果農民不得已必須手割,一個重要的原則:各主要道路絕對不能用來曬穀及脫粒,否則可能被環保局開罰單。
手割收割還有一項與現有政策相牴觸的地方;李增財表示,目前契作只收溼穀,這是為了防止非產地作物魚目混珠,手割收割的作物並非溼穀,如果放寬手割的限制,將使政策倒退,增加弊端。
此外,手割收割,還有放火燒糠的問題。李增財表示,許多樹林都是這樣被燒掉的。
翁廷為表示,目前契作手割是以一公頃以下為原則,但並未形成規定。因此,主管單位可以採自由心證,在地貌、地形、氣候等天候的考量下,給小面積種植戶一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