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培育泳士健身快樂一夏
讓金門的小朋友不再是旱鴨子!金門四面環海,但過去由於長期實施戰地軍管,以致於許多三、四年級的父母,大約九成都不會游泳,為了讓學子早日習得泳技,縣府從七月二十日起至八月二十五日止,在地區各鄉鎮的游泳池同步舉行「兒童暑期游泳訓練營」,讓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生,可以利用暑期成為游泳好手,達到運動、健身、自救及救人的多重目的。
縣府表示,這項活動是以暑期育樂營方式,配合學校暑期活動,將游泳學習當成暑期作業來實行,配合不同年齡層,分別實施差別性游泳技術指導,增進學習效果,讓小朋友輕鬆學會游泳,進而養成愛好游泳,將游泳運動視為規律運動,所以立意甚佳。而各國小將配合距離較近的泳池,由學校老師帶隊,至各所在泳池學習。
活動分別在縣立游泳池、金門高職游泳池、金沙國中游泳池與烈嶼鄉有游泳池等四區各辦理四梯次,合計十六梯次,每梯次活動為十天,每天則有上午、下午各一班(烈嶼地區僅上午班),每次兩小時。縣立體育場場長許換生表示,為了顧及小朋友的安全,每班以三十名學童為原則,現場也會安排五名教練及各校帶隊老師,訓練時三個老師下水教學,其餘老師協助「盯場」,隨時注意學童學習情形,務求全力做到安全防護。
許換生提到,此次共動員八十多位教練,而這些教練全都是日前剛受訓完成C級游泳裁判和教練講習,希望透過這些地區游泳種子教師,帶動地區學校的游泳運動發展;許換生坦承,剛開始要推行的確不易,但是在經過與各校校長的充分溝通後,隨即也獲得各校的大力支持,未來經過逐步的推動,可望讓地區的學子都學會游泳。
許換生也說,地區因為特殊的時代背景,雖四面環海,但年長一輩很多卻是「旱鴨子」,所以希望未來三至五年間可以在地區大力推行國小學生游泳課程,讓每個小朋友都是游泳好手,達到運動、健身、自救及救人的多重目的。
誠如縣長李炷烽日前所提到的,金門現在每一鄉鎮幾乎都快有游泳池,人口數和游泳池平均密度是全國最高的縣市,未來是游泳的天堂,縣民出門十分鐘就有游泳池,不過,現有游泳池使用的人太少了,相當可惜,希望全力帶動地區學校的游泳運動發展。
縣立體育場指出,當前教育政策雖然已將游泳納入國中小學生必修課程,國小學生必須具備游泳能力十五公尺、國中學生二十五公尺,但台灣很多學校由於受限游泳池不足與距離遙遠,無法達成,相較之下,金門的學子幸福多了。
「兒童暑期游泳訓練營」課程將以捷泳(自由式)教學為主,從最基本的腿部打水練習開始,循序漸進到各種動作練習,據游泳教練表示,自由式是最好的入門學習,因為一旦學會其他各種泳式都可以輕鬆學習、融會貫通,但若是從蛙式開始學起,則較不易學習其他游泳方式。
是項活動指導單位為: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主辦單位為金門縣政府;承辦單位則有:金門縣立體育場、各國民中小學;協辦單位為:烈嶼鄉公所、金門高職、金沙國中、國立金門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