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朝聖金門佛光人圓滿歸來
為慶祝創會十週年紀念,國際佛光會金門協會配合佛光山金蓮淨苑舉辦「五臺山朝聖之旅」,該會會員與信徒卅二人,在金蓮淨苑住持滿慈法師與金門協會會長楊清國的率領下,於七月中旬前往五臺山,展開為期九天的朝聖之旅,並於日前圓滿歡喜歸來。
國際佛光會金門協會會長楊清國表示,朝名山是佛教徒修行的法門之一,象徵悲、智、願、行的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為:浙江普陀山、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嵋山。
浙江普陀山,是大「悲」觀世音菩薩示現教化的道場;山西五臺山是大「智」文殊菩薩示現教化的道場;安徽九華山是大「願」地藏王菩薩示現教化的道場;四川峨嵋山則是大「行」普賢菩薩示現教化的道場。凡是佛光人都認為能夠前往朝聖、膜拜是至高功德與無限的福報。
五臺山美不勝收,早經文人雅士傳誦,清人徐天敘吟誦︿五台奇勝﹀曰:「屈指奇峰數,清涼絕塵埃。萬年冰似玉,九夏雪如海。泉水山頭出,燈花雨里開。秀靈推第一,仿佛是蓬萊。」
楊清國指出,此次五臺山之旅,團員們都認為收穫匪淺。巍峨雄奇的五臺山囊括了自然、人文和宗教的精髓,是一處「天人合一」淨土般的大境界,是人類罕見、不可再造、不可再生的文化與自然遺產。
楹聯有謂:「偶來福地參禪理,遍訪名山讀異書。」楊清國說,大家登五臺山朝拜大「智」文殊菩薩,就是希望自己能夠大開眼界、增長見識、增進智慧,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顯通寺」的「文殊殿」內供著七尊文殊菩薩像,正中為大智文殊、左右為西台獅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無垢文殊、東台聰明文殊、後面為甘露文殊。佛光人特別在「大文殊殿」外朝拜文殊菩薩,功德更為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