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若馬嘶俯似臉老榕森然慰廬前

仰若馬嘶俯似臉老榕森然慰廬前
仰若馬嘶俯似臉,老榕森然慰廬前。駢爪虯蟠出奇貌,分根合枝百多年。榕園中的榕樹奇形怪狀,引人入勝;其中有一株榕樹的枝幹看起來特別有趣,它的形狀乍看之下就像一張正在俯視的人臉;換個角度看,則又變成一張可愛的馬臉。
把這株雙面榕看成人臉的時候,焦點在鼻,它的鼻部特別明顯,鼻梁挺直,鼻頭豐隆,眼睛微閉,帶著悅目愉心的神態,而且嘴含笑意。把它看成馬頭時,焦點在眼睛,馬嘴在左,看起來像一匹溫馴依人的小馬,馬頭、馬眼、馬頸,都可以模擬得之。
這株雙面榕釘有金門林務所的解說牌,它的編號是「J-106」。內容如下。學名是:「Ficus retusa Linn.」。科名為:桑科。種植時間:約清同治四年(西元一八六五年;據今約一百三十年)。用途:器具、盆景、庭園樹。
榕樹是一種「材不中器,爨不生焰」的樹木,既然別無它途,用來乘涼最好。由於它們不適合用來做器具,也不適合當柴火,大多能夠享有長壽,並在酷熱時,為人提供涼蔭,在暴雨時(雷雨除外),提供遮蔽。古人認為榕樹的德性,與莊子「無用之用」的道理十分相合。
榕樹的根盤桓詰曲,鬚根著地之後可復生為根。分根合枝,異生同命,日久則叢生成林;橫柯曲幹,駢爪紛拏,糾盤為千奇百怪。因此,榕樹不但可以避暑,還可以觀賞。
榕園裡的榕樹樹形是多彩多姿的,除了雙面榕之外,還可以有其它的新發現。多用點想像力,金門之旅將可以增加更多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