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林懷民將率舞團跨海公演圓另一種「金門夢」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專題報導。
點閱率:650

林懷民是雲門舞集的創辦人、「紅樓夢」舞作的創作者,這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林懷民在六○年代「林少尉」時期,曾有個金門夢,卻未能如願。時至今日,二○○五年夏天,雲門戶外公演首度首站渡海抵金演出,也圓了另一種「金門夢」。

林懷民是雲門舞集創辦人兼藝術總監,一九四七年出生於台灣嘉義。十四歲開始發表小說,二十二歲出版︽蟬︾,是六、七○年代文壇矚目的作家。大學就讀政大新聞系;留美期間,一面攻讀學位,一面研習現代舞。一九七二年,自美國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小說創作班畢業,獲藝術碩士學位。

一九七三年,林懷民創辦「雲門舞集」,帶動了台灣現代表演藝術的發展。雲門在台灣演遍城鄉,屢屢造成轟動,並經常出國作職業性演出,也獲得佳評無數。一九八三年,也應邀創辦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並曾出任系主任,研究所所長。

雲門舞集指出,對於林懷民的舞作,以及他的藝術表演,紐約時報首席舞評家安娜.吉辛珂芙曾讚許:「林懷民輝煌成功地融合東西舞蹈技巧與劇場觀念。」。德國權威舞評家約翰.史密也讚賞:「林懷民的中國題材舞作,與歐美現代舞最佳作品相互爭輝。」。香港英文南華早報評論認為,「林懷民是亞洲的巨人、二十世紀偉大編舞家之一」。柏林晨報認為,「林懷民是『亞洲最重要的編舞家』」。二○○○年,歐洲舞蹈雜誌將林懷民選為「二十世紀編舞名家」,國際芭蕾雜誌也將他列為「年度人物」。

此外,林懷民曾獲許多獎項和榮銜,包括一九八○年的國家文藝獎,八三年的吳三連文藝獎與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獎,九六年的紐約市政府文化局的「終生成就獎」,九七年的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

一九九九年,他以「傾倒眾生,而又充滿中國氣質的現代舞,振興台灣舞臺藝術」,獲頒有「亞洲諾貝爾獎」之稱的麥格塞塞獎。同年,獲國立中正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使他成為第一位獲得榮譽博士的台灣表演藝術家。二○○一年,他與錢學森等人獲頒表揚傑出華人的「霍英東貢獻獎」。二○○二年,林懷民第二度獲頒「國家文藝獎」。二○○三年,獲國立交通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台北市傑出市民獎,以及行政院文化獎。二○○四年八月,國際舞蹈聯盟特別舉辦「榮典」,肯定林懷民對台灣及世界舞壇的貢獻與成就。同年十一月,與吳宇森等人同獲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林懷民的舞作、藝術表演是社會各界耳熟能詳的,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林懷民在六○年代「林少尉」時期,曾有個金門夢。

雲門舞集指出,六○年代,林懷民從政大新聞系畢業後,服預官役,被分發到通訊指揮部,地點在台北新店。也許是讀多了大文豪海明威(曾做過戰地記者)的作品,也許是認為既然當兵就該到最前線去,他到通訊指揮部一週後,自己上了簽呈,請調金門。當時,長官把他找去,並表示,「林少尉,看你還是個大學畢業生,頭腦這麼不清楚,在台北舒服的日子不過,卻要主動去外島?」結果是,請調不成。

而「壯志難酬」的林少尉,並沒有閒著。那時已揚名文壇的他,把種種思緒,把從外島歸來的友人們的討論,化作文學創作,寫入篇篇小說中,淋漓反映著那個時代的青春心靈。這是小說家時期的林懷民。而在服完兵役,赴美留學三年後返台,他也成了搞現代舞的舞蹈家。並於一九七三年,創立雲門舞集。而二○○五年夏天,雲門戶外公演到首站抵金演出,也圓了「林少尉」另一種「金門夢」。

雲門舞集來到金門演出,雲門執行副總黃玉蘭表示,金門今夏「文化喜事」連連,包括:名詩人鄭愁予旅居美國三十七年之後,落籍金門,以及雲門舞集戶外演出首度跨海到金門等。

金門雖是外島,但在文化上底蘊深厚,歷史悠長更甚台灣本島,金門縣長李炷烽對此備感珍惜,近幾年來也積極規劃、推動各項藝文活動,讓金門文化氣息更加蓬勃。

而尤其兩岸「小三通」之後,與大陸一水相隔的金門,更有兩岸文化匯聚、交融的地利之便,閩南高甲戲、泉州提線木偶、北京交響樂團、台灣明華園歌仔戲等,運用金門戰地遺跡而發展出的「碉堡藝術展」,更是吸引國際目光,國外藝術家、媒體紛紛到來,同時,金門在地鄉親、小朋友們,也有親炙藝術大師、拓展視野的機會。

而這次邁入第十個年頭的國泰藝術節-雲門舞集戶外公演活動,也將首度渡海抵金演出,享譽國際的林懷民將親自帶領雲門舞集成員到金門,作大型戶外演出,相會這一定會為金門帶動一波藝文熱潮。

雲門舞集也指出,林懷民的舞作包括,「寒食」、「白蛇傳」、「薪傳」、「廖添丁」、「紅樓夢」、「夢土」、「春之祭禮.台北一九八四」、「我的鄉愁,我的歌」、「九歌」、「流浪者之歌」、「家族合唱」、「水月」、「白」、「焚松」、「竹夢」、「行草」、「煙」、「行草 貳」等七十餘齣。另有結集出版的文字創作包括,︽蟬︾、︽說舞︾、︽擦肩而過︾、︽雲門舞集與我︾,及譯作︽摩訶婆羅達︾。

而一九九六年,林懷民應邀赴奧國葛拉茲歌劇院,導演歌劇「羅生門」,也獲得熱烈好評。一九九九年,在柬埔寨協助當地舞者組構教案,推廣該國瀕臨失傳的古典舞。二○○二年,應國家交響樂團之邀,導演歌劇「托斯卡」,成為該年台灣劇場的重要事件。林懷民的作品「薪傳」曾為多國舞團搬演,二○○四年九月,瑞士蘇黎世芭蕾舞團演出他的「煙」,二○○五年荷蘭茵楚登斯舞團將在歐陸巡演他的「白」。而從二○○○年開始,林懷民也擔任「新舞臺新舞風」藝術總監,曾多次邀請國際傑出前衛舞團來台演出,為觀眾帶來一波波的藝術響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