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山垃圾場可望成為參觀教學場所
金沙鎮已在鵲山垃圾場進行綠美化,並設置了教學燈箱,未來在民政的的重點工作上,除了辦理鵲山垃圾衛生掩埋場營運管理事宜,還要以鵲山垃圾場做為參觀及教學的場所。
金沙鎮公所民政課辦理鵲山垃圾場綠美化暨教學設施工程,獲環保署補助二百八十萬元,於去年(九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由萬成營造以二百四十八萬元得標,今年五月二十七日完工驗收,預定今年九月邀請各機關學校參觀鵲山垃圾場,體驗資源回收、垃圾處理過程及垃圾場營運的狀況。
在實際推動資源回收的工作成果上,今年一至六月,金沙鎮辦理廢紙等資源物品回收,共計四百二十點一公噸,廚餘回收則是一百一十九點零七公噸,垃圾減量率達到百分之二十四點八三,符合金門縣環保局所訂定的年度目標。
民政課表示,在垃圾處理設施改善工程方面,金沙鎮公所也獲得環保署六百萬元的補助,工程已由亞郁營造有限公司以五百四十萬元得標,今年六月二十二日已經完工驗收。這一垃圾處理設施改善工程,對於金沙鎮公所推行垃圾資源分類及資源回收,將有很大的助益。
金沙鎮清潔隊表示,目前,鵲山垃圾場已設置教學燈箱。內容有:垃圾衛生掩埋作業流程圖、污水處理流程圖、一般家庭生活垃圾處理情形等。
垃圾衛生掩埋的流程包括:垃圾車進場、過磅、傾倒、洗車、過磅、出場、垃圾入掩埋場、垃圾破袋、消毒、覆土掩埋。另一段流程為:掩埋場污水收集、送入污水處理池、池水培菌。
在一般家庭的垃圾處理上,塑膠容器、廢輪胎、各類金屬、電池、廢紙盒包、廢鋁箔包、玻璃容器、廢汽車和機車、廢紙類、四機一腦(電腦、電視機、冰箱、洗衣機、冷氣機)、燈泡和燈管、廚餘等,都是可以資源回收的資源。其餘不必回收的,才以垃圾掩埋為最終處理。
根據環保署資源回收基管會公布的資訊,回收一噸廢紙可拯救二十株原木。垃圾中的金屬、玻璃、塑膠等,均是可再生、再利用的物質,可稱為資源垃圾,約占總垃圾量的百分之四十六。回收舊紙再製,可減少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五的空氣污染:::。由此可見,資源回收的意義很重大。
世界島嶼會議在金門舉辦時,學者專家們也對金門的垃圾處理表示關切。當時,來自英屬維爾京群島的學者Noni M Geoges羅尼.九菊說,「Tortola(托爾托拉島)」最大的垃圾問題是玻璃瓶,眼前處在無藥可救的狀態下,只能靠循環使用緩和。托爾托拉島的問題,可以做為金門的鏡子。
資源回收工作已成為世界潮流,觀念的宣導及工作的落實,非常重要,而且必須每一個家庭共同配合,因此金沙鎮公所將於今年九月之後,安排各校到鵲山垃圾場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