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年前文友王金鍊蔣家語台金連線話過往文史
王金鍊在退休前,講授他在城中的最後一堂文藝課:「今生今世─胡蘭成與張愛玲」時,與三十年前在霧社舉辦的復興文藝營同好蔣家語電話連線,同樣飽受鼻咽癌之苦的二人,落腳在海的兩頭,談起過往,不禁唏噓。
談到三十年前為何會特別鍾情於張愛玲的小說,並以此當做文藝社上課的重點?王金鍊說,因為在他們那個年代,要看到張愛玲的作品很難。加上老師朱西寧的影響,所以,對張愛玲的小說特別喜愛。
王金鍊也透露,朱西寧曾表示,過去生活流離失所,但行囊中,一定會帶著張愛玲的小說。雖然張愛玲的作品深受中國人喜愛,但低調的張愛玲到美國定居後,不接電話、不寫信、不與外界連絡,因此,還傳說有部分張迷,只好從張愛玲倒出的垃圾中,去尋找有關張的任何訊息。
胡蘭成是張愛玲一生中最重要的二個男人之一,二人曾結為夫妻,後來,因胡又有別的女人而離異。民國六十三年胡蘭成應邀到文化大學任教,教授有關哲學課程。二年後,不再獲聘,胡蘭成很有風度,毫無怨言,隨後搬遷到景美,著名作家朱西寧住家的附近,朱西寧是當年復興文藝營的老師,也是王金鍊的老師。
王金鍊表示,他曾在景美胡蘭成住處,聽過他講授的「易經」,早年在金門高中教國文的老師陳思榕也曾在此聽過課。
朱西寧因為要書寫有關張愛玲的文章,多次探訪過胡蘭成,當時,王金鍊的文友蔣家語就跟著朱西寧前往紀錄。
據說,胡蘭成很受女孩子歡迎,王金鍊指出,因為胡蘭成看女生,都只看她的優點,從來沒有批評過女孩子。
在電話連線中,正飽受癌症之苦的王金鍊文友蔣家語,聲音沙啞,她印象中的王金鍊,是個害羞、安靜的大男生,「沒想到竟然搞出這麼大的文藝革命」,她笑著說,由王金鍊的例子,她要給所有老師們一個建言,就是「要特別注意班上角落那些最不受注意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