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文藝推手王金鍊榮退場景很藝文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金城報導。
點閱率:506

任教長達三十年的「城中文藝社」指導教師王金鍊今日正式退休,昨日下午學生、文友們,自助發起「星期三的文藝課:向文藝導師王金鍊致敬─城中文藝社三十週年感恩之旅」活動,在城中九○四教室登場,王金鍊除介紹個人的第一本著作「星期三的文藝課」外,也為大伙講授他在城中的最後一堂文藝課:「今生今世─胡蘭成與張愛玲」,現場氣氛溫馨感人。

這場溫馨的感恩之旅,係由王金鍊當年文藝社或國文課的學生發起,包括:歐陽柏燕、高丹華、楊樹清、徐月娟、陳思為、洪進業、顏炳洳、石曉楓、吳慧菱等人,這些學生因為王金鍊文藝課程的啟發,共出版四十八本書、榮獲國內六十二座文學獎。

現場擠進許多王金鍊同事、同學、學生,以及遠從台灣趕來的好友。小小的九○四教室座無虛席,溫馨之外,也有小小的傷感。對青春、對故友、對曾有的過往記憶。

城中校長李再杭、楊清國、許維民、陳為學、王仁進、高丹華、楊樹清、洪進業、顏炳洳、吳劍明、蔡祖求、許績川、吳惟芬、陳妙玲、王先正、李毓秀、何莉莉、楊再平、盧根陣、洪明燦、楊福山、楊德尚、陳德泉、洪明標、許志新、宋文法、陳振秀、康硯雯、呂基龍、蕭永奇、吳秀嬌、賴信偉、周玉鳳等人,都是這場溫馨聚會的參與者。另外,民生報記者賴素鈴,雄獅美術發行人李賢文、王金鍊的同學翁清土(1976年雄獅美術第一屆新人獎首獎得主)、許水富(詩人畫家)等人,也都出席參加。

和王金鍊一樣飽受癌症之苦的退休體育老師楊媽輝,特別委請地區書法家洪明燦連夜書寫「勇敢的抗癌鬥士/用生命寫詩/炫麗的文學夢想/在浯島飛揚」匾額,送給王金鍊,也刻劃著自己的心境。

前金城國中校長楊清國、周鳳珠伉儷則以「一花十葉,名師高足」祝賀王金鍊教學有成。

城中校長李再杭於主持是項聚會時表示,看到現場陳列的許多城中刊物「晨風」,內心感慨良多,他對於王金鍊默默耕耘文藝園地的精神相當佩服,認為做為一個老師,最欣慰的就是學生有成。他盛讚王金鍊是一位好同事、好老師,三十年青春奉獻給城中,也留下不可抹滅的一頁。

前城中校長楊清國在主持王金鍊新書發表時,則對時光流逝之快,禁不住深深嘆息。

稍後,一九七五年返鄉任教金城國中、並於聯課活動中成立「城中文藝社」的王金鍊,則介紹他的第一本書「星期三的文藝課」,這本書除王金鍊的文章外,也包括他所教過的學生歐陽柏燕、高丹華、楊樹清、徐月娟、陳思為、洪進業、顏炳洳、石曉楓、吳慧菱等人的文學作品。

楊清國、王金鍊除一一介紹參與這本新書創作的多位學生外,也感謝翁國鈞(翁翁)的趕工設計、楊文斌的攝影、唐敏達的書法題字。

王金鍊感謝前後任城中校長楊清國、李再杭的關心,百忙中抽空參加聚會,對於平生出的第一本書,王金鍊開玩笑的說,自己得意的跟妻子講,終於成了半個作家(另一半是學生共同創作),沒想到妻子吐他槽,笑他是「半調子作家」。他也開玩笑的說,他是個秀逗老師,也教出一位秀逗的學生高丹華,因為高丹華竟稱他為「金門新文藝之父」,讓他好多晚上都睡不著覺,因為很多好友都打電話消遣他,使他夜不成眠。王金鍊除與大家話家常,也與教過的學生現場電話連線,現在任職空姐的吳慧菱由東京打來國際電話,感謝老師啟發,並由妹妹吳惟芬代表獻花。

旅台詩人歐陽柏燕也在樂山療養院的義工行程中來電祝賀。因家族聚會無法返金的縣籍師大副教授石曉楓則希望老師退而不休。已多年未見面的王錦芬,則在清境農場回憶當年參加城中文藝社的點滴,她認為該文藝課對自己啟蒙甚大,王金鍊在黑板上一字一字書寫的余光中、鄭愁予詩作,一直到現在,仍印象深刻,而王金鍊所介紹的張愛玲等人小說,也對離島小孩的文學滋養深厚,因此,多年來,對於啟發她文學種子的王金鍊老師,她一直心存感恩。

會場中,生性內向的王金鍊不改其冷面笑匠本色,豐富的文藝課程內容中,偶而穿插幾段淡淡的笑話。剪了平頭的王金鍊,似乎不比三十年前的老成模樣蒼老多少,但是,年華似水,一晃,就是三十年。當年坐在講台下的青澀學子,安坐如昨,只是,早已花白了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