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公演紅樓夢金門鄉親好感動

雲門公演紅樓夢金門鄉親好感動
盛夏的饗宴!雲門舞集經典華麗舞劇「紅樓夢」昨日晚間在金門縣立體育場魅力登場,舞者細膩的肢體動作,時而氣勢磅石薄、時而婉轉抒情,加上精緻的服裝與舞台背景,讓現場觀眾大呼過癮,上萬位軍民席地而坐,在星空下共享藝術與心靈的饗宴,共譜紅樓夢。
「二○○五國泰人壽藝術節|雲門舞集戶外公演」昨日晚間七時許展開,縣長李炷烽也應邀到場致詞,李炷烽表示,大家常聽到雲門、在電視看雲門,但這次可以近距離接觸到雲門,可是第一次,感謝雲門舞集與國泰人壽的用心,讓大家可以觀賞國際級的精采演出,最後李炷烽並與現場觀眾共同大喊雲門舞集萬歲!
此外,福建省主席顏忠誠、立委吳成典與縣長李炷烽還代表致贈陶瓷廠的經典瓷器給國泰人壽副總經理李永振與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等人,表達金門鄉親的感謝。
李永振在致詞時也表示,雲門戶外演出足跡遍佈全國十七個縣市、演出三十四個場次,累計超過兩百萬人次觀賞,而第10年的戶外演出首度移師外島金門,同時也慶祝金門建縣90週年,他們也覺得意義非凡,而所有工作人員籌備時的辛苦,在看到滿滿席地而坐的觀眾,大家頓時疲累全消。
林懷民也說,金門有濃郁的高粱、勇敢的人民,此次可以在星空下與大家相會,要感謝很多人的協助,尤其金門縣政府的大力幫忙,讓很多作業順利不少,而最後他也向大家要一個禮物─就是不要留下任何垃圾,保留場地淨土。
晚間八時整,絢爛繽紛的華麗舞劇「紅樓夢」正式上演,舞蹈在削髮出家「出了園子的年輕人」的回憶中展開,穿著各色繡花大斗篷的十二金釵在瑰麗繽紛的「春」景穿梭起舞。舞劇共分「序」、「春」、「夏」、「秋」、「冬」、「尾聲」等章節。 這齣改編曹雪芹原著的九十分鐘舞劇,以小說的提示作為起舞的出發點,用春夏秋冬的四季更迭,暗示大觀園的興衰及探討生命的榮枯與人生的無常。
劇中角色不強調「忠於原著」|「園子裡的年輕人」彷彿影射寶玉;十二金釵也不名為黛玉、寶釵等,而以衣飾的顏色辨別,成為「白衣女子」、「紅衣女子」等。
舞劇中有兩位寶玉,一是俗世中的寶二爺,一是出了家的寶玉(穿紅衣者),而以出了家的寶玉為串連整齣舞劇的角色。舞劇明顯將重心放在黛玉去世與寶釵出嫁的場景,尤以黛玉逝世為重。出場人物大致有:十二金釵、寶玉、賈政、王夫人、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侍女。
當十二金釵出場,最先入目的是每個人身上披的各色斗蓬。白底、藍底、紅底、黃底等等,上面再繪上代表角色的各種花朵,非常搶眼。舞者不僅以斗篷為衣,更以其為道具,斗篷可說是整場演出最重要的媒介。整場演出的舞蹈組合主要是動靜相配,不論在哪個場景,總有一個角落是靜止不動,而另一角落卻是奇美的舞姿不斷。
或許舞蹈的形式不同,但藝術感動卻一樣有交流共鳴,看到雲門舞集表演者對藝術的執著,讓許多到場觀賞的老人家也同樣大受感動,完全沒有所謂年齡的代溝。最後,當表演結束後,舞者出來謝幕,長達數分鐘的掌聲,也讓整場表演畫下圓滿的句點。
財團法人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執行副總黃玉蘭表示,數萬人,在廣場上,夜空下,有時一起淋著雨,有時一起吹著風,仰首望眼處,是美,是感動,是心靈被觸動。呼朋引伴、扶老攜幼,共赴這一場天地蒼穹間的文化之約,雲門戶外公演所締造的壯闊美景,年年在台灣各城市、鄉鎮綻放,而今年首度來到金門,可以締造出如此盛況,他們也相當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