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馗」陳福良道高終不敵仙洲無門
世間頭路三百六,金門獨缺此一途。不勞鍾馗洗水塔,仙洲失業嘆勢孤!外號叫「鍾馗」的陳福良原本在臺北從事清潔消毒水塔的工作,為了節省開支,決定返回金門定居,但金門並沒有請人清理水塔的觀念和習慣,讓他無法可施。
金門的水源和水塔,在陳福良眼中,與臺北相較之下,其髒無比,實在太恐怖了!他認為金門的水塔至少三個月就要清理一次,但因本地普遍缺乏清潔、消毒水塔的觀念,讓他英雄無用武之地。金門古稱仙洲,陳福良外號鍾馗(驅邪的神)。鍾馗與仙洲的命名都很帶神,但是在陳福良身上,他這個專除水中污垢的水塔鍾馗,卻因水土不服,幾乎做不到生意。
他在臺北為人清理水塔,每個月的收入約五萬多,由於有四名子女要撫養,經濟壓力太大,便決定回到老家營生。在臺北,小朋友唸幼稚園不但要抽籤,而且每學期的學費就要兩萬元,花費實在不小。陳福良有二女二男,分別是十六、七歲和五、六歲,光是教育的開支就很大。
回到金門,陳福良的支出是減輕了,但主要的收入卻沒了,主要是因為在金門,不論公、私部門,都沒有請專人消毒水塔的觀念和習慣。陳福良目前在榕園擔任永續就業的臨時工,月入才一萬七千多元,這是他返金之前始料未及的事情。
陳福良持有「水池水塔清洗業教育訓練合格證」,該證是根據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推薦優良水池水塔清洗廠商作業要點所製發。他從八十八年就開始從事這項行業。每次開工清理水池或水塔前,必須先取一瓶樣本以備送檢驗,然後開始抽水、清洗、消毒、再清洗及放水,最後還要再取一瓶水送去檢驗,以辨別水中的的污染狀況。
根據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所宣導的觀念:清洗水池水塔是很重要的!因為水池或水塔不乾淨而造成飲用水受污染的比例很高;水質的劣化並不只是水源的問題,水池、水塔也是重要的癥結之一。
陳福良表示,以他個人的觀察,金門自來水的處理與臺北市相較,高下的落差很大;金門自來水本來就不夠好,大樓或民宅的水塔若不能定時清理,那真是讓人想像不到的骯髒!
他覺得金門的水塔應該定時清一清,這不只是他需要工作的問題,而是全民衛生和健康的問題。在臺北,他用的熱水瓶使用多年,從沒發生含垢的現象;回到金門,才三天就含垢。他批評:那實在是有夠髒!金門要發展觀光,水質一定要改善;無論如何,刷牙洗臉每天都需要用到水;這些用水,不太可能去打井水,還是得從自來水或水塔中流出來!因此,水質一定要改善。
他認為金門自來水要從根本去改善水質,不但要換管,還要換廠。金門可以另外蓋廠,重新鋪管;等新廠蓋好了,再停用舊廠及舊管,這樣就可以全面汰舊換新。不過,這只是他個人的看法。
陳福良出生於金沙鎮高坑,國中畢業就去士校當士官,跆拳、刺槍術都是拿手的本領。退役之後,東做、西做,他說:能賺錢的都做!他自認是直口直心的人,民國七十多年,黃幸強任金防部司令官、唐雄飛任金門縣長時,已經退役的他,曾當面向他們發出不平之鳴,大意是當時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位置都被卡滿了,應該給他們機會。
陳福良的臨時工只能做到今年十二月底。時過境遷,如今陳福良自己也踫上了有才無處用的尷尬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