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地檢署結合相關單位向毒品宣戰
金門地檢署結合相關單位向毒品宣戰
為貫徹政府全面向毒品宣戰決心,福建金門地方法院檢察署昨日結合金門縣警察局、榮譽觀護人協進會、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福建金門分會、金門縣觀護志工協進會、福建更生保護會等單位,舉辦「反毒標誌張貼暨法治教育營活動」,福建省政府主席顏忠誠、金門地檢署檢察長劉家芳、福建更生保護會董事長林玲玉(福建高分檢檢察長)等呼籲大家一起加入反毒行列,勇敢向毒品說「不」,共同營造一個無毒環境,讓金門成為「無毒家園」的最佳典範。
「反毒標誌張貼暨法治教育營活動」昨日上午八時二十分許在縣警局四樓多媒體視聽室展開,省主席顏忠誠致詞時指出,金門地檢署致力反毒宣導、查緝黑心產品的用心與成效獲得肯定,尤其是反毒作為更能讓青少年不受煙毒傷害。他並特別向青少年提出「毒品千萬碰不得」忠告,不僅是安非他命、海洛因等毒品碰不得,就是搖頭丸、吸食強力膠等行為都不能嚐試,否則將後悔終身。
顏忠誠並以孩提時親眼目睹許多抽鴉片的人,到最後傾家蕩產、非常痛苦,及面黑、咳嗽的醜模樣,將所見所聞告知年輕學子「毒品一碰就完蛋了!」他並強調,千萬不要因為好奇而碰觸毒品,戒毒是非常痛苦的。而對於同學吸毒的不良嗜好,也要善盡勸告的責任,為了個人健康與前途及未來人生,毒品千萬碰不得。
檢察長劉家芳表示,近來替代性新興毒品不斷衍生及氾濫、吸毒人口也有逐漸低齡化的趨勢,雖然政府反毒政策推動多年,但依據法務部統計資料,查獲毒品的數量(含販毒與吸毒案件)卻沒有下降,顯示吸毒人口並未減少。
劉家芳說,多年來政府及各治安單位所採取的反毒策略,就是「斷絕供給」及「減低需求」,前者就是盡量查緝製造、走私、販賣毒品之不法人士,這部分政府績效卓著,去年就查獲將近九千公斤重量的毒品。後者「減低需求」部分,則可從「拒毒」「戒毒」二大層面著手,拒毒就是不要接觸毒品,而戒毒則是針對濫用毒品成癮的人進行戒毒治療,而統計數字也顯示吸毒累犯或再犯高達九成,是以唯有從「拒毒」做起,讓更多人認識毒品的危害,進而拒絕接觸毒品,才能發揮實效。
由於新興毒品具有「群聚性」、「公開性」、「流通性」與「便宜性」等特性,導致青少年容易在一些群聚的公開場合,如MTV、KTV、網咖、舞廳或舞會場所,以便宜價格取得,因此,法務部特發起這個「拒毒空間」運動,企盼從事特種行業的商家,能主動與檢警調配合,貼上這個拒毒空間貼紙。明確向毒品說「不」,共同營造一個無毒環境。
福建高分檢檢察長同時也是福建更生保護會董事長林玲玉指出,根據法務部統計,我國吸毒人口約在二十多萬到三十萬左右,約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一,法務部針對百分之九十九未吸毒的人口擬定「反毒宣導」與「建構拒毒空間」的策略,對百分之一的吸毒人口則擬定強力戒毒的策略,期將緝毒、反毒、拒毒及戒毒連成一氣, 林玲玉也表示,目前各監獄所關的受刑人,接近一半都是毒品犯,「一日吸毒、終身戒不了毒」,戒毒成功也是絕對少數。因為毒品具有成癮性、累進性,毒品用量越來越多,吸毒這在耗盡家財後,轉而竊盜、搶奪、強盜,甚或擄人勒贖、殺人,已非單純的自戕,還危害家庭、社會,嚴重甚至讓整個社會沈淪。她也再三提醒青少年千萬不要去碰觸毒品,更不要因為同儕的激將而沾染毒品,否則將跌入陰溝,終生為毒所害。
她並表示,法務部已將各檢察署列為反毒專責單位,擬定各項反毒策略,以徹底解決日益嚴重的毒品問題,建構無毒空間、無毒家園,但正本清源還是需要民眾配合,家長多給孩子一點關愛及正面教育,希望結合大家的努力,讓金門成為無毒家園的最佳典範。每張反毒「拒毒空間」標籤都註記有警察局的報案電話「一一○」和法務部重大刑案的報案電話「○八○○○二四○九九」,二支電話都是二十四小時免付費服務電話,用意即在呼籲社會大眾都能加入反毒志工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