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到各家戶拜好兄弟求平安
每年農曆七月即為民間俗稱的鬼月,雖然時至今日有人提倡稱為「慈悲月」但舊有的習俗與祭典仍是不能少,昨日是農曆七月一日,各家戶忙著準備豐盛的祭品、金箔,於自家門前擺桌,祭拜「好兄弟」,祈求居家平安順利,並懸掛普渡燈,但除了這些,七月的許多禁忌,也提醒人們行事要更加小心謹慎,但也不要因過度迷信而影響正常生活。
地區文史工作者表示,地區雖然沒有像台灣的放水燈或是搶孤活動,但家戶都將七月初一視為大日子,除了豐盛的祭品外還裝置普渡燈,廣設普渡儀式,祭祀無人供奉的好兄弟。中元普渡,民間除了祭拜祖先之外,同時也要把孝心與愛心普施給往生先民,這種結合佛、道教與民間信仰的祭典,緣自民間敬天畏神,紀念祖先的習俗,祭拜安頓無主孤魂,不僅期望消災祈福,並富推己及人的博愛精神。
長久以來,中國的七月一直被認為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料想是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因為以訛傳訛,鬼月成了是民間歲序最忌諱的月份,也被認為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月份,例如七月不可出門、不可開刀、不可結婚、不可購屋、不可搬家等等。
由於台灣的醫院常發現,七月辦理出院的病患特別多,佔床率下降有兩成以上。且每逢鬼月期間,很多病患不想住院,拒絕開刀,就連生小孩都想避開,所以醫師也特別呼籲大家,有病的民眾千萬不要忌諱到醫院,擅自停藥會影響健康。
其他常見的七月禁忌像夜間叫人不叫名,不剪指甲,吹口哨,照鏡子,室外曬衣。不穿黑衣服(黑色衣服容易招來不乾淨的事物),因為容易被「好兄弟」誤認為同類。家中長久不穿的衣服不可在七月遺棄或送人。拜好兄弟時,供桌要在屋外,不可在屋內(祭拜好兄弟在屋外,好兄弟吃完就走了,在屋內祭拜容易招惹好兄弟進來),且不可放鞭炮。燃燒紙錢時不可讓幼兒薰到煙味,以免穢氣上身。不可拔腳上的毛(民間習俗鬼怕人腳上的毛,因為腳毛較有陽氣,有腳毛鬼不會靠近)。忌捕捉蜻蜓跟螽斯(民間傳說在七月鬼魂會寄在這些蟲身上)等。
民間的七月,彷彿「鬼影幢幢」,其實在佛教裏,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經過長期的宣導,現在社會大眾已能普遍認同,並且接受七月是為「孝道月」的觀念,更有提倡七月為「慈悲月」。所以也有宗教界人士認為,七月並非諸事不宜,其實,佛教講「日日是好日,月月是好月」,應該在七月成辦的事,什麼都可以去做,實在不必為了無稽之談而自亂生活步調,甚至因為疑神疑鬼而徒讓心靈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