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小組抵金考核社福執行績效
中央小組抵金考核社福執行績效
針對金門縣政府執行社會福利績效,由中央機關等組成的考核小組昨日抵金除聽取簡報和座談外,並分組展開實地考核。東海大學助理教授吳秀照也對金門老人、兒童等福利辦得好,金門人文印象佳,也感性的表示,「現在就想搬到金門住!」。
由家防會執行秘書林慈玲擔任領隊的中央考核小組一行,成員包括社福經費組的智總副秘書長孫一信、專員劉佳琪、社會司專員吳安;救助組的社會司專員李璧如、兒童及少年組的東海大學助理教授吳秀照、兒盟組長李宏文、台少盟督導解慧珍、兒童局專員余紅柑;婦女組的婦團聯監事陳瑪利、社會司研究員馮百慧;老人組的美和助理教授黃松林、老盟秘書長吳玉琴、社會司專員沈秀卿、研究員翁珈筠;身心障礙組的殘盟專員王嘉蕙、智總總幹事胡宜庭、社會司科員彭玉琴、研究員朱貽莊;社工及志工組的社會司專員顏靚殷;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組的長榮教授吳慈恩、家防會組長董靜芬。
他們一行昨日上午在金門縣政府聽取簡報時,副縣長楊忠全也表示,金門縣政府對弱勢殘障的福利很重視,在老人、兒童、學生福利和照顧相當多,但不夠的地方還很多,許多福利措施如對外籍新娘的照顧等,並持續擬定推動,希望能做得更好。他並建議中央考核小組多到外面考核走訪,及往後多來金門參訪、考察。
金門縣政府社會局長張金成就金門縣執行社會福利簡報指出,金門縣社會服務工作是以建立「福利縣」為目標,在中央經費挹注,縣府團隊努力及全體縣民支持下,推動兒少、婦女、老人、身心障礙者、社會救助等福利措施,並積極推展社區發展、志願服務、社團輔導、僑胞鄉親服務及勞工服務等社會福利業務。
金門縣推動各項社會福利以穩健、創新、公平、正義為原則,積極謀求縣民最高福祉,保障民眾基本權益,重視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強婦幼保護網絡,提升老人居家服務品質,關懷弱勢族群基本安全與權益,強化家庭支持體系,保障民眾生存權益。
張金成就金門縣社會福利措施推動及辦理情形指出,在社會救助業務方面,截至九十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金門縣現有低收入戶計有二百八十六戶七百二十九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一。在兒童及少年福利業務方面,金門縣截至九十三年三月底全縣總人口數為六萬五千八百四十三人,兒童(未滿十二歲以下之人)人口數為九千五百六十八人,少年(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人口數為五千零七十三人,合計佔金門縣總人口數約百分之二十二點二。在婦女福利服務業務方面,金門縣截至九十四年三月底全縣總人口數為六萬五千八百四十三人;成年人口四萬二千三百八十五人,其中,女性一萬九千六百一十三人,占全縣總人口數百分之二十九點八。在老人福利業務方面,截至九十四年三月止,金門縣總人口數六萬五千八百四十三人,老年人口數八千八百一十七人,占全縣人數比例為百分之十三點四。顯見金門縣為高齡化社會。在身心障礙者福利方面,金門縣目前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者計有四千六百一十三人,占全縣總人口數的百分之六,類別中以肢體障礙者一千七百六十三人最高,聽覺機能障礙者五百八十八人次之,智能障礙者三百一十五人再次之。在志願服務方面,金門縣自民國八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輔導成立各類志願服務隊,現有志願服務人員二百五十三人。目前共成立了六個社政類志願服務團隊,工作內容包括獨立老人親訪、電話問安、環境打掃、文書行政、活動支援及醫療諮詢等服務。
張金成並指出,金門縣在社會福利設施方面,為加強推展社會福利服務工作,提升縣民生活品質,金門縣政府特別排除萬難,策編配合款,並爭取內政部補助相關經費,於金湖鎮小徑蘭湖左側興建「社會福利館」,此地位於全縣的地理中心,交通便利,該館從規劃設計施工至落成啟用,歷經七年之久,終於在九十三年十月正式開館啟用,目前除兒少、婦女及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集中於此辦公,內部有大小型會議室外,並設有電腦、烘焙教室,婦女、長青學苑、文康休閒器材及期刊室,為縣民集會、諮詢、聯誼、習藝最佳場所,提供完善的社會福利相關服務。
張金成並表示,金門縣地處偏遠離島,相關醫療及教育資源皆較台灣本島不足及缺乏,以至迄今尚無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之設立,民眾若有需要機構式之安置,必須轉介台省相關機構收容安置,對於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而言,因往返交通之不便、親情思念之煎熬,都是很大的負擔。金門縣政府爰於九十二年著手委託規劃設計,籌備興建身心障礙教養工程,是項工程經於九十三年十月完成發包,刻正積極施工,工程預定在九十五年十月份完成後,可收容一百五十人之多功能身心障礙者,紓解身心障礙者其家庭長期照顧之壓力,增加照顧者與其他家庭成員互動或參與社會活動之機會,並促進其家庭整合與提升生活品質。
金門縣政府指出,社會結構愈趨多元化,社會問題就越複雜,社會福利工作的挑戰也越大,面對各界對社會福利工作的殷切期盼,金門縣將繼續秉持「重視民眾需求、增進民眾福祉」的基本信念,在有限人力之下,發揮團隊力量,滿足民眾的福利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