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深耕南管樂忠孝新村尋求文化總會秘書長陳郁秀奧援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沙報導。
點閱率:588
字型大小:
深耕南管樂忠孝新村尋求文化總會秘書長陳郁秀奧援

深耕南管樂忠孝新村尋求文化總會秘書長陳郁秀奧援

洞簫嗚嗚,琵琶昵昵;拍板振振,三絃嚦嚦。忠孝新村正在推社區南管樂,學員們昨天以南管樂曲︿三千兩金﹀迎賓。︿三千兩金﹀有「錢散、銀散、盤纏空:::」的歌詞,弦外之音正好可以暗示文化總會、福建省政府及金門縣文化局:地方藝術的推動,只有人才,缺少錢財還是行不通!

忠孝南管樂團是忠孝新村為推動社區文化資產而成立的。學員們昨天在指導人員陳金潭、柯金中、謝錦華等人的帶領下,為文化總會祕書長陳郁秀等演奏一曲。南管上四管所用的樂器有洞簫、琵琶、三弦等(另有二絃),加上拍板就是基本的演奏型態。

忠孝新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何應松向陳郁秀等人說明社區文化資產─南管計畫的內容以及資源上的需求。陳金潭則向陳郁秀說明南管傳承的整體困境。總而言之,地方文化的推動,除了熱心人士出力之外,少不了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實質幫助。以南管而言,教的人熱心,學的人冷清,萬事必須幫學員準備好,才能做好傳承;不像其它熱門藝術,學員願意花錢去學。

忠孝南管團演出的曲目是︿三千兩金﹀,故事背景是鄭元和貪戀李亞仙,花盡三千兩金,流落蘇州(元曲雜劇中的故事)。歌詞中有「去不得,進不得:::錢散、銀散,盤纏空:::」的內容,剛好可以用來暗示文化主管部門:社區文化的推動,要有人才也要有資財;雖然文化總會不是預算的分配者,不過將下情上達,還是有其必要。

文化總會(National Cultural Association),是於一九九一年三月由前文復會(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依法改組設立,為全國性社團法人,全名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文化總會的目標如下:「一、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藝文活動,提升國民氣質。二、結合社區團體,宣揚倫理道德觀念,促進價值自覺。三、改良禮儀習俗,倡導現代生活方式,改善社會風氣。四、豐富文化內涵,鼓勵文化交流融匯,建立祥和社會。」現任祕書長就是陳郁秀。

陳郁秀昨日與福建省政府委員陳滄江、金門縣文化局局長李錫隆到忠孝新村訪視。這趟行程,有采風問俗的意味,也有驗收成果的用意。

陳郁秀是文建會前主委,任內曾為社區總體營造播種,這次金門之行,是想看看社區營造的觀念種子是否已經發芽。看了忠孝新村南管的演出,陳郁秀覺得很感動。她表示,社區要往那一個方向發展,社區的成員自己最清楚。若由中央(由上)驅動,事倍功半;由地方(由下)主動,事半功倍。不過,社區的發展需要整合也需要時間;社區的主體是人,社區的人們要把心觀注在所居住的這片土地上,社區營造才能蓬勃發展。

陳郁秀等人昨天拜訪了三個社區,除了忠孝新村還有后湖和新前墩。李錫隆表示,后湖的成就,主要表現在環境的綠美化。陳滄江認為,金門地區的社區發展近年來已有長足的進步。后湖社區以二百萬元的經費創造了臺灣用五百萬元做不到的效果,可做為社區營造的典範,供其它社區參考,甚至可以讓臺灣地區的社區學習。

文化總會的會長是現任總統陳水扁。陳郁秀除了擔任文化總會的祕書長之外,目前也是總統府國策顧問暨無任所大使。此次金門之行兼有采風的意涵。她表示,她會將所見所聞,把地方上的需要,匯整給總統府,希望中央政府能有更多的資源可以挹注到地方,以協助社區發展。

金門碉堡藝術是陳郁秀任內所支持的,但因種種因素,前日才得一見。她認為金門有特殊的文化,以戰爭為主題的藝術更是金門的優勢。過去,戰爭是一種命運,如今則可轉化為藝術,讓世人了解自由、繁榮的背後,是必須付出很多代價的,應更加珍惜。

她表示,碉堡藝術可以對全世界招手,可以每二年或三年舉辦一次!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