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刺桐釉小蜂入侵各地現病株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344
字型大小:

金門地區已經被刺桐釉小蜂侵入了!這是一種新昆蟲。二○○四年才獲命名。

這種蟲害去年開始出現在臺灣地區,蔓延迅速,臺灣從北到南,已經有二萬株刺桐受害。牠會讓刺桐屬的植物死亡。金寧鄉的湖下、金城海濱公園、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都出現病株,有些地方已經非常嚴重。

臺灣地區各縣市的刺桐屬行道樹、老樹、庭園樹,都能紀錄到刺桐釉小蜂所造成的蟲害。

金門縣和連江縣一直沒有通報(受理通報及通報單位為金門縣建設局),但金門縣昨天已發現的確有刺桐釉小蜂入侵。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森林保護組的助理研究員董景生昨天協助金門林務所在金門植有刺桐的地區進行觀測,結果發現上述地區的樹木已遭到危害。金門民俗文化村的刺桐則尚未被傳染;但若不能有效防治,遲早會蔓延到此。

董景生表示,對於刺桐釉小蜂的防治,農委會的政策是要先通報及統計,然後再統一行動。目前是潮濕的季節,不適於進行防治,要等待乾季來臨時才開始行動。

二○○三年(前年)六月,新加坡通報該地的刺桐受到某種癭蜂危害,大量產生膨大的蟲癭組織。去年三月,由臺東、臺南、高雄的疫情紀錄,證實臺灣也遭到同樣的蟲害。經澳洲蜂類學者方強生(JohnLaSalle)博士鑑定,確認為這種妾身未明的癭蜂,正是他預定要發表的新昆蟲;後來,他在去年底將它命為Quadrastichus erythrinaeKim(刺桐釉小蜂)。刺桐釉小蜂隸膜翅目.釉小蜂科。牠的寄主植物中,以刺桐受害最嚴重。受害的組織會產生被覆狀蟲癭(Covering gall),每個蟲癭約為零點二到一點五公分大小,會出現在新生嫩枝、枝條、葉柄、葉脈、葉肉等。遭感染的刺桐屬,會有落葉現象;嚴重受到感染的植株,容易被其它昆蟲或真菌二次入侵,造成死亡。

刺桐釉小蜂是在卵期與幼蟲期危害寄主植物。每隻雌蟲約可產四千多個卵。幼蟲在物組織內成長並化為蛹。董景生表示,對刺桐釉小蜂的防治必須採綜合管理。依個案的不同,可使用黏蟲板或益達胺藥劑,對老樹的治療會比較費事。

根據農委會林試所的建議,在植管理上,在蟲害控制前,應停止種植刺桐;銷毀被感染的小苗;加強施肥與澆水以增加抵抗力。在誘引除蟲方面,可將已感染的落葉集中焚毀,防止擴散;懸掛黃色黏蟲板以降低成蟲數量。在化學藥劑的使用上,可以用益達胺(百分之九點六溶液六點七毫升)、礦物油(四十毫升)和水(二十公升)的混合溶液進行噴灑。每一株六公尺高的刺桐,需要五公升的混合溶液;每七天噴灑枝葉一次,持續兩個月,但施藥要避免在梅雨季(或潮施季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