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延平郡王鄭成功冥誕楊副縣長率各界代表公祭
            明延平郡王鄭成功冥誕楊副縣長率各界代表公祭
金門各界昨日隆重舉行明延平郡王鄭成功三百八十一週年冥誕公祭典禮,副縣長楊忠全率同地區各界代表及鄭氏宗親遵循古禮致祭,表達全縣民眾對這位民族英雄的追思與懷念,場面莊嚴隆重。
  
        祭禮是於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起於金城鎮夏墅延平郡王祠舉行,由副縣長楊忠全擔任主祭官、縣府主任秘書翁廷為、金城鎮長蔡輝詩、鄭氏宗親會理事長鄭藩志分任陪祭官,縣府暨所屬機關主官管、學校校長、鄭氏宗親代表計六十餘人與祭,場面肅穆隆重。
  
        副縣長楊忠全依循古禮向鄭成功神像上香、獻花、獻爵、獻饌、獻果等,並帶領與祭人員行三鞠躬禮致敬。隨後,鄭氏族人也行祭禮,由理事長鄭藩志主祭,流露出族人追懷這位明末在金門從事復國大業的民族英雄,彰顯民族氣節。
  
        據載鄭成功原名森,福建南安人,明隆武帝曾賜姓朱,名成功。因此後人多以「國姓爺」或「鄭成功」加以稱呼。七歲時,鄭成功從日本返回中國,開始接受儒家教育。二十一歲的那年(一六四四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隨之而來的是父親鄭芝龍降清,生母受辱自殺的變故。鄭成功遭受空前未有的打擊,跑到孔廟,燒毀儒服,以孤臣孽子自況,下定決心棄文從武,以金門、廈門為反清復明根據地,後又率兵從料羅灣發航驅逐佔據台灣的荷蘭人,從荷蘭人手中收復台灣,完成光復台灣的民族偉業。
  
        金門地區目前尚有鄭軍銅砲、太武山觀兵奕棋處、烈嶼國姓井、山前鄭氏祖墳等多處史蹟。同時為追懷這位曾經駐守金門的民族英雄,每一年冥誕,地區都會舉行公祭典禮,來表達追思與懷念,以彰顯國姓爺鄭成功的民族氣節。
  
        位於金城鎮夏墅村的延平郡王祠,係建於民國五十七年,面向鄭成功的故鄉福建石井,金門縣政府並斥資新台幣近一千五百萬元進行延平郡王祠前觀景平台及建功嶼整建、景觀步道、環境美化等,在完工後目前已為金城鎮再增加一處令人發思古幽情、見證光復台灣歷史的觀光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