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縣長:教育事業一定要堅持
教育是非常辛苦的行業,也是不容易看到成果的行業,一定要堅持,要耐得住寂寞,:::三十年後,學生將在一篇文章中給你肯定,你一生的成就,就在這裡!金門縣長李炷烽昨天以此勉勵一百九十二位新進的國中小教師。
  
        李炷烽表示,有一位歐陽老師在一篇憶舊文章中提到,當年有人對初為人師的他說:當老師就是死路一條(歐陽老師因而轉業,但沒有多久仍回歸正途)。有一位吳老師則在一篇文章感謝他自己的老師。由歐陽老師的例子,可以比較得出,今天的教師,比四十年前的教師,待遇是好很多的。由吳老師的例子可得到啟示,好的老師,將來自然會有學生來肯定。
  
        他表示,面對越來越難管教的學生,當教師的人內心一定會很多的掙扎。最近有線電視把金門地區的學測偏低當成話題,話中有話,把老師們的功勞、苦心、教育主管單位的認真,批評得一文不值。其實,基測只是學習的一部分,相對來看,可能是次要的一部分。國家要的不是一個單一的佼佼者,而是普遍正常的國民,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目標。如何讓孩子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有強壯的體魄、健全的價值觀,健康的人格特質,才是教育最可貴的地方!
  
        如何讓小孩子人格正常的成長,健康成長,是教育中更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老師必須重視的。如果教師在校園叼一根菸,工友總是服裝不整;以後要以教師或工友為業的學生,可能就會是這樣的翻版。老師的一言一行或無言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言行必須受到較多的規範。
  
        此外,家庭也不能置身事外。美國的研究指出,一個人的人格,百分之七十是受到父母和家庭的影響;學校只佔百分之十;其餘則是教會(宗教)。
  
        今天的教師們,內心的挫折感應該是很高的,不過比起四十年前,又好得太多了。這幾年,金門地區的師資陣容和水準正在急速改變,能不能往好,往上提昇?責任在每一位新的教師身上。很多工作不能用金錢衡量,他希望每一位教師做好百年樹人的工作。他表示:面對學生,一定會出現很多問題,但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
  
        他還說:現在是民主開放的時代,是沒有任何壓力的環境;想要提出建議,不必透過縣政信箱或留言版以匿名的方式發表,這樣做反而是捨近求遠,可以直接藉由內部溝通。捨近求遠反而會減少改進的速度和可能。他說,如果真的解決不了,還是可以找他(他告訴教師們直接找到他的方式)。
  
        李炷烽還分享了自己求學及擔任教師的經驗。例如初中時沒有時鐘,冬天早上看著星光,辨別不出上學的時間是否到了(引起一陣笑聲)。又例如,他在金門高職擔任訓導主任時,全校九百四十七名學生,幾乎都可以叫的出來。
  
        十年前的現役教師,李炷烽看到背影就可以叫出名字,如今多了很多年輕教師,很多都不認識。李炷烽對他們表示:父母官也得關心教師們的終身大事。他和教育局長盧志輝都希望老師們放棄「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子」的三不政策,把握人生的黃金時間,找一個好伴侶;還有:「把戶籍遷來金門!」
  
        參加綜合座談的新進教師有林青、周秀紅、張培英、厲文花、楊玉蘭、謝月萍、王政荷、王曉菡、蘇桂樺、邱凱楨、吳耀曇、曾平、曾桂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