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將有機安全農業列為發展重點
發展有機、安全農業,係縣府未來推動地區農業的重點,為地區農業長遠發展,縣府昨日上午特別舉辦「農業安全推廣作物整合管理說明會」,縣長李炷烽認為,農業是地區發展的根本,而有機、安全農業則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他除了表達縣府對農業發展的重視外,也希望有更多年青朋友加入,讓地區農業永續經營發展。
  
        是項說明會由縣長李炷烽主持,行政院農委會藥物農物試驗所研究員楊秀珠、建設局長李增財、農林課長楊慧明、農試所、防疫所、各鄉鎮公所、農會、地區相關農業單位、產銷班等近百人參加。
  
        縣長李炷烽表示,過去地區農業曾有過榮景,可惜因種種因素而沒落,加上年輕人吃不了農作之苦,寧願上班做工,以及農業專業化要求日高,以致農業無法大幅發展。李炷烽認為,金門有不少特色農產,例如小金門芋頭、大金門酸白菜等,都相當具有發展潛力,值得農友投入。他也指出,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有機、安全農產品廣受消費者歡迎,價錢也水漲船高,因此,發展有機農業是未來趨勢,地區農產品想要增加競爭力,發展有機農業是必然要走的方向。他希望透過這次說明會的宣導,鼓勵農友推廣安全作物的耕種,為地區農業發展開闢另一春天。
  
        建設局長李增財指出,到現在還有很多台灣民眾不知道金門擁有農業,其實,金門有六千公頃農地,縣府對地區農業發展也相當關心。
  
        李增財說,有機農業是現今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現代人重視健康,有機作物較易吸引消費者消費,如果地區發展有機農業,有朝一日,「有機高粱」、「有機高粱酒」,便可成真,更可成為金酒廣告的一大號召。除了將全面推動有機、安全農業外,李增財表示,明年縣府也將補助農會設立有機堆肥場,提供地區農友農作時更實惠的有機肥料,他也透露,在縣府積極爭取下,明年地區牛肉有望銷台,以地區酒糟量而言,足可飼養四萬隻牛,他認為這也是可以推廣發展的項目。李增財強調,如能發展有機作物,地區的農業將前景無限。不過,未來要如何發展,還要靠全體農友的共同合作。每次來金門,都會實地到田裡調查、瞭解的行政院農委會藥物農物試驗所研究員楊秀珠,對金門整體農業發展相當清楚。楊秀珠表示,金門農業發展要有特色,特色為何?就是發展「優質農產品」。所謂的「優質農產品」,就是要符合健康、安全、衛生的要求。
  
        楊秀珠指出,如果地區大規模發展農業後,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觀光客,形成休閒農業、觀光農業。
  
        楊秀珠說,有機農業不用農藥,這是現代的潮流,不過,發展有機農業不能一蹴可幾,要按步就班,一步一腳印慢慢發展。
  
        楊秀珠認為,發展農業,必須先自我認識,先瞭解土質、土地成份,是酸性抑或鹼性?楊秀珠說,金門的土質偏酸,其主要原因,乃是因為化學肥料用太多,用的量又沒控制,她表示,肥料其實如果用太多,否則會適得其反。金門農地太酸,該怎麼辦?農友都知道用施灑石灰來改善土質,石灰的成份主要是碳酸鈣,楊秀珠告訴農友們,其實不必花錢買石灰,海蚵殼就有豐富的碳酸鈣,成份、功能較石灰營養。
  
        過去,地區處理海蚵殼都是用燒的,楊秀珠建議不要用燒的方式,因為會將海蚵殼其他養份燒掉,只要磨成粉即可,但不用磨太細。
  
        土地除營養成份外,還有病蟲害的問題,楊秀珠說,很多病害並不是病,只是環境不好,或是水質不好、肥料用得不好所致。只要改善農作環境,病害就可減少。病害外,還有蟲害問題。防止蟲害一定要噴藥嗎?楊秀珠認為不一定。她表示,要減少病蟲,可從減少病蟲數、減少其交配的機會著手,以減少甜菜夜蛾為例,利用性費洛蒙誘殺雄蛾,雌蛾就少了交配對象,無法生出幼蟲,病蟲害便減少。採用這種方式,不必用農藥,不用花太多費用,一樣可以達到減少蟲害的目的。
  
        楊秀珠也教大家如何正確稀釋農藥。她指出,農作物的品質很重要,品質好,銷路就沒問題。品質要好,就要有標準作業程序(SOP),要有一樣的標準作業方式,這樣農作品質才會越來越好。
  
        另外,建設局農林課長楊慧明也提醒農友們,不要為了農作表面品質,而任意使用農藥,她強調,農友用農藥,一定要用政府推薦用藥,否則就是非法行為。楊慧明表示,農作生產履歷的建立,也是將來推動的重點工作。所謂生產履歷,即指農作生產過程都要詳細紀錄,以做為未來檢討、改進農作生產技術之參考,以及農產品質的保證。縣府今年先選定二十八戶農家做起,以後會推廣到全體農友。楊慧明說,農作物要有生產履歷,才知是否合法、安全,也才會增加消費者購買意願,因此,如果想要提高地區農產品的競爭力,生產履歷的完整建立,是未來必須落實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