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南管在烈嶼傳承李縣長探視表關心

發布日期:
記者: 洪志慶/烈嶼報導。
點閱率:511
字型大小:
南管在烈嶼傳承李縣長探視表關心

南管在烈嶼傳承李縣長探視表關心

縣長李炷烽昨日前往烈嶼群聲南樂社瞭解鄉親學習傳統樂器南管情形,理事長洪天映也向李縣長提出該社應台中縣清水鎮南樂社的邀請參加十月下旬的全國南樂同好的交流聯誼活動,希望縣府能補助部份活動經費,讓他們順利成行,「以樂會友」。李縣長也指示民政局長洪國正協調文化局提供相關的協助。

李縣長是於昨日中午偕同立委吳成典,在縣府民政局長洪國正、鄉長林金量、秘書呂合成陪同下專程到東林了解群聲南樂社鄉親學習傳統樂器南管情形,受到理事長洪天映、理、監事和社員們的歡迎。

洪天映向李縣長說明該社目前社務工作推展情形,以及與大金門沙美友社和到大陸交流情形,並當場拿出學習成果。李縣長稱許該社聚合南樂同好情誼,共研傳統樂聲,並藉以傳承傳統南樂,發揚樂技,他也期望有更多老、中、少各階層人士一起來學習南管,感受傳統樂音的美,讓南管文化得以延續與發展。

李縣長也期許該社能發揮「種子」的功能角色,發揚傳承這項傳統文化資產,讓這些古老傳統樂注入新的生命力,延續南管生命。

烈嶼鄉一群熱愛南管鄉親人士,為擔心這項古老樂曲失傳,特別假原烈嶼漁會的會址成立「烈嶼群聲南樂社」,社員們共聚一堂來學習切磋技藝,昨日,他們也當場為李縣長表演拿手的曲目,李縣長專注的欣賞鄉親們的技藝,並頻頻以掌聲來表達肯定之意。

洪天映說,南管又稱南音、南樂、絃管或郎君樂等,是一種流傳於閩南地區的傳統古老音樂。它承襲漢唐雅樂的曲風,宋元詞牌、曲牌音樂,以及宋元南戲、明代傳奇的戲曲內容。其表演形式有絲竹樂演奏、加上小型吹打樂的十音合奏、清唱、曲藝表演及戲劇表演等。曲風恬淡清雅、內斂含蓄,唱詞委婉纏綿,讀音中保留了中原古漢語音韻,堪稱華夏樂府珪璋。隨著多次戰亂而改朝換代,中原士族一批批陸續大量南移,部份人士在閩南落腳,長期下來形成獨特閩南音樂藝術。明末鄭成功舉兵攘夷,閩南人隨之遷徙來台,而南管正是老祖先拓荒墾殖之暇,藉以抒發思鄉情懷的主要精神糧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