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療育專業人員研習訓練熱絡展開
金門縣早期療育聯合服務中心昨辦理「早期療育專業人員研習訓練」,會中共計有近七十位地區國小以及國小附幼教師、家長前往參加,擔任主講的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系講師吳東昇表示,鼓勵家長平常能多重視親子教育、與親子進行團體活動,如發現孩子有學習問題,應尋求早療中心協助,以導正學習。
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系講師吳東昇表示,在活動中以「遊戲訓練治療實務」為主題,主要是希望家長或老師們能從遊戲中,增加孩童的學習興趣,刺激他們的學習。他也說,針對不同的學習障礙學童啟發方式不同,首先,師長們應了解孩童的特質,找對方法,而且教學、教具都要符合孩童的學習需求。
吳東昇也表示,金門地區民風較保守,因此,有些家長發覺自己孩子在學習上有異樣時選擇將他們留在家中,以為這樣是在保護他,事實上是錯誤的,家長若發現孩童有學習方面的問題時,應尋求早療中心等單位的協助與輔導,並讓孩童多多與外面接觸,多刺激他的學習,增加他的見識,這樣才是有幫助的。
吳東昇也說,地區學習遲緩兒童普通是有語言學習問題,一般來說,孩童的學習有快、慢,有的一歲多即會發聲,有的則要到二歲或甚至更晚,所以平均而言,若孩童在二歲半尚不會發音時,家長應要特別注意,並且應與早療中心等單位連繫,經過專家的評估,了解孩童的情況為何,即應進行治療,此外,家長平常可多增加孩童的發生刺激,提昇他們的認知,這也有助於他們的語言學習。
吳東昇表示,近來金馬地區有愈來愈多的外籍新娘,語言上的差異在所難免,數月前曾到馬祖參加研習會,發現,當地大多數為外籍新娘,在語言上不通,因此,對小孩的語言學習有相當大的影響,故外籍新娘的語言教育是不容忽視的,會直接影響孩童的語言學習。
在研習會中,吳東昇也指出,遊戲是一種發自內在動機的自然天產,因此,將遊戲導入學習,其中過程意義勝過其最後的表現結果,而以遊戲方式教學,不只是要讓孩子組織行為,並提供學習刺激,再來,遊戲是一種非文字性的行為,且富想像、偽裝、扮演,孩童在遊戲過程中可以自由發揮,透過動作表達他們的想法。
何謂的發展遲緩?吳東昇指出,兒童在長大成人過程中,身高、體重、器官的體積等均會增長,這叫做「生長」;器官功能及智能等各方面的變化、進步、成熟,則是「發展」。而所謂兒童發展遲緩係指兒童在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方面,有一種或數種或全面的發展速度落後或品質上的異常,假設孩子之發展落後其生理年齡百分之二十以上,那有必要進一步作詳細的評估與接受早期療育。
早期療育是一種人性化、主動而整體性的服務,透過不同專業,包括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社會福利等整合介入,解決發展遲緩兒童各方面之發展落後或異常問題,並開發兒童的潛能,以減低其未來形成障礙之可能或減輕其未來形成障礙之程度。
金門縣早療聯合服務中心指出,家長若發現孩童在學習上有困難時,或有學習落後等情形,可與中心聯絡,電話為(O八二)三三七八八六。而凡設籍本縣,並實際居住六個月以上未滿六歲之學習、發展遲緩兒童,均可前往接受早期治療,中心將先以專業人員進行醫療診斷,提供療育建議,掌握其關鍵時機,進一步規劃療育課程,包括:認知學習、兒童行為治療、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感覺統合訓練等。
